论文首页 | 第1-4页 |
论文摘要 | 第4-5页 |
序论 | 第5页 |
本论 | 第5-26页 |
一、 转型时期传统办学模式对中专发展的制约 | 第5-9页 |
二、 转型时期所涌现的新型中专办学模式 | 第9-15页 |
(一) “多层次多元化”办学模式 | 第9-10页 |
(二) 就业和升学并重的“双轨”办学模式 | 第10-11页 |
(三) “校企联合,订单办学”模式 | 第11-13页 |
(四) 对以上新型办学模式的综合分析 | 第13-15页 |
三、 转型时期社会对中专办学模式的需求 | 第15-22页 |
(一) 转型时期的社会特征及对中专发展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(二) 转型时期的社会对中专发展的需求 | 第16-22页 |
1 与现代社会相适应--中专教育的商品性 | 第16-19页 |
2 与现代社会相适应--中专教育的生产性 | 第19-20页 |
3 与现代中国社会相适应--中专教育的区域性和经济性 | 第20-22页 |
(1) 、 与中国国情相适应 | 第20-21页 |
(2) 、 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| 第21-22页 |
四、 转型时期建立新型的中专办学模式中的一些问题 | 第22-26页 |
(一) 新型中专办学模式对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| 第22-23页 |
(二) 新型中专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| 第23-25页 |
(三) 新型中专办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学生发展需求的矛盾 | 第25页 |
(四) 建立新型的中专办学模式如何寻求经济支撑 | 第25-26页 |
结论 | 第26-33页 |
五、 对未来中专办学模式的构想--多维办学模式 | 第26-33页 |
(一) 从系统的整体来说,这种办学模式应当注重它的整体优化 | 第27-28页 |
(二) 从系统的状态来说,中专多维办学模式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| 第28-30页 |
(三) 从系统的结构来说,中专多维办学模式应是一个具有动态平衡结构的系统 | 第30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