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土壤肥力(土壤肥沃性)论文

紫色土耕地质量变化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第1章 文献综述第10-26页
第2章 材料与方法第26-41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-28页
   ·研究目标第28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肥制度下紫色土肥力质量的演变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紫色土酸化现状、酸化机理和酸化对紫色土质量的影响研究第29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肥制度下紫色土生产力及可持续性研究第29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29-30页
   ·试验基地概况第30-32页
     ·试验基地气候特点第31页
     ·试验基地地形和土壤条件第31-32页
   ·长期定位试验设计第32-36页
     ·长期定位试验材料第32-34页
     ·长期定位试验设计第34-36页
   ·紫色土酸化调查与模拟试验第36-38页
     ·紫色土酸化调查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紫色土酸化机理研究第37-38页
   ·分析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8-41页
     ·长期定位试验取样时期和分析项目第38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常用术语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第39-41页
第3章 不同施肥制度下紫色土肥力的演变第41-63页
   ·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化第41-43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变化第41-43页
     ·有机质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第43页
   ·紫色土供肥能力的变化第43-47页
     ·紫色土养分自然供应能力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紫色土自然供氮量及其变化第45页
     ·紫色土自然供磷量及其变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·紫色土自然供钾量及其变化第46-47页
   ·紫色土氦素肥力的时空变化第47-52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第47-49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碱解氮含量及变化第49-50页
     ·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剖面无机氮分布的影响第50-52页
   ·紫色土磷素肥力的时空变化第52-54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变化第52页
     ·水旱轮作对磷在土壤剖面中迁移和分布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·紫色土钾素肥力的时空变化第54-60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肥制度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其变化第54-57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缓效钾含量及其变化第57-60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钾含量及变化第60页
     ·含氯化肥对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第60页
   ·讨论第60-62页
     ·持续水旱轮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水旱轮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水旱轮作对土壤自然供肥能力的影响第62页
   ·小结第62-63页
第4章 土壤酸化对紫色土质量的影响第63-89页
   ·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酸化的影响第63-66页
     ·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酸化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·长期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酸化的影响第64页
     ·化肥种类和用量对土壤酸化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·轮作方式对土壤酸化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·重庆市紫色土酸化现状第66-74页
     ·20年间紫色土pH值变化第66-68页
     ·重庆市二十年间土壤交换性酸及交换性铝变化第68-72页
     ·重庆市紫色土酸化评价第72-74页
   ·紫色土酸化机理研究第74-86页
     ·二十年前紫色土酸容量第74-76页
     ·酸雨对紫色土酸度的影响第76-77页
     ·施肥对紫色土酸度的影响第77-78页
     ·酸雨和施肥对紫色土酸化的交互作用第78-80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肥组合对紫色土盐基淋溶的影响第80-83页
     ·不同施肥组合对紫色土酸缓冲性能的影响第83-86页
   ·重庆市紫色土酸化趋势预测第86-87页
   ·小结第87-89页
第5章 紫色土农田生产力及其可持续性第89-102页
   ·紫色土基础地力产量及其变化第89-92页
     ·无肥区稻麦产量及其变化第89-91页
     ·紫色土基础地力贡献率及其变化第91-92页
   ·长期定位施肥稻麦产量及其变化第92-97页
     ·不同化肥配施小麦产量及其变化第92-94页
     ·不同化肥配施水稻产量及其变化第94页
     ·有机肥以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稻麦产量的影响第94-96页
     ·不同化肥用量、品种对稻麦产量的影响第96页
     ·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第96-97页
   ·气候对稻麦产量变化的影响第97-99页
     ·气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第97页
     ·气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第97-99页
   ·紫色土生产力可持续性分析第99-101页
   ·小结第101-102页
第6章 结论与展望第102-105页
   ·结论第102-103页
   ·论文的创新点第103-104页
   ·研究展望及建议第104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11页
致谢第111-112页
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第112页

论文共11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游离β-hCG在异位妊娠诊治中价值的研究
下一篇:汽车故事--关于“汽车模型收藏”的人类学调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