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考察 | 第1-15页 |
1 、 “法律至上”、“法治国家”——司法审查制度的源起 | 第9-12页 |
2 、 “分权制衡”、“权利救济”——司法审查制度的实质描述 | 第12-13页 |
3 、 “司法最终裁决”、“控审分离”、“正当程序”——从司法审查制度到刑事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推演 | 第13-15页 |
二、 刑事审前司法审查基本内涵的理论定位 | 第15-33页 |
1 、 审前程序——我国刑事司法审查制度关注的焦点 | 第15-17页 |
2 、 司法审查的缺位与我国刑事诉讼的困境——审前程序的现状分析 | 第17-19页 |
3 、 审前刑事检察监督的乏力与无奈——我国建立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必要性 | 第19-25页 |
4 、 程序保障与权利救济——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功能探讨 | 第25-27页 |
5 、 检察院还是法院——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裁判主体选择 | 第27-28页 |
6 、 实体处分还是程序裁判——审前司法审查的效力范围界定 | 第28-30页 |
7 、 事先“司法授权”与事后“司法审查”——审前司法审查的方式选择 | 第30-33页 |
三、 构建我国刑事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设想 | 第33-61页 |
1 、 构建我国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准备 | 第33-43页 |
(1) “渐进”与“嬗变”、“系统变法”与“局部改良”——构建我国刑事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方法论选择 | 第33-35页 |
(2) “淮南之橘”与“淮北水土”——构建我国刑事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障碍分析 | 第35-40页 |
(3) “检警一体化”与“审判中心主义”——构建我国刑事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前提 | 第40-43页 |
2 、 相应配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| 第43-53页 |
(1) 刑事诉讼中律师权利的有效实现与适度扩展 | 第43-48页 |
(2)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合理化改革 | 第48-51页 |
(3)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立 | 第51-53页 |
3 、 构建我国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具体设想 | 第53-61页 |
(1) 司法审查机构的设置 | 第53-54页 |
(2) 司法审查制度的具体程序设计 | 第54-58页 |
(3) 确立司法审查制度的例外规则 | 第58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