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
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16页 |
| 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| ·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2 残疾人就业概述 | 第16-29页 |
| ·本文主要概念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| ·残疾人的界定 | 第16页 |
| ·残疾人就业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| ·残疾人就业的基本理论 | 第17-20页 |
| 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理论 | 第17-18页 |
| ·现代文明的残疾人观 | 第18-19页 |
| ·社会排斥理论 | 第19页 |
| ·残疾人功能缺陷的代偿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·社会责任论 | 第20页 |
| ·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意义 | 第20-22页 |
| ·就业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 | 第20-21页 |
| ·就业是残疾人实现自身权利和价值的必要条件 | 第21页 |
| ·残疾人就业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| 第21-22页 |
| ·国内外残疾人就业基本情况 | 第22-29页 |
| ·欧盟国家残疾人就业情况 | 第22-24页 |
| ·其他国家残疾人就业情况 | 第24-26页 |
| ·我国残疾人就业情况 | 第26-29页 |
| 3 北京市残疾人就业问题分析 | 第29-38页 |
| ·北京市残疾人就业取得的成绩 | 第29-31页 |
| ·北京市残疾人就业总量和质量 | 第29页 |
| ·北京市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| 第29-30页 |
| ·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| 第30-31页 |
| ·北京市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5页 |
| ·就业比例不高 | 第31-32页 |
| ·就业质量不高 | 第32-33页 |
| ·社会保障程度低 | 第33-34页 |
| ·残疾人就业发展不平衡 | 第34-35页 |
| ·残疾人就业问题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分析 | 第35-38页 |
| ·经济损失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残疾人“边缘化” | 第36-37页 |
| ·残疾人的福利依赖倾向 | 第37-38页 |
| 4 北京市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8-47页 |
| ·残疾人自身的客观因素分析 | 第38-41页 |
| ·残疾人身体素质影响就业 | 第38-39页 |
| ·残疾人身体素质影响就业 | 第39-40页 |
| ·残疾人心理素质影响就业 | 第40-41页 |
| ·社会就业形势严峻,就业压力大 | 第41-42页 |
| ·就业模式的局限性 | 第42-45页 |
| ·集中就业存在的困难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·分散按比例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44页 |
| ·个体就业与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支持不足 | 第45-47页 |
| ·社会对残疾人的排斥与歧视 | 第45页 |
| ·残疾人就业培训、就业服务不到位 | 第45-47页 |
| 5 北京市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| 第47-58页 |
| ·宏观层面 | 第47-49页 |
| ·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| 第47-48页 |
| ·减少歧视,提高履行扶助残疾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| 第48页 |
| ·健全、完善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| 第48-49页 |
| ·微观层面:提高残疾人自身就业素质 | 第49-52页 |
| ·加强残疾人教育 | 第49-50页 |
| ·推进残疾人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| 第50-51页 |
| ·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 | 第51-52页 |
| ·培养残疾人良好的就业观念 | 第52页 |
| ·改善就业模式 | 第52-58页 |
| ·稳定福利企业的发展,积极推进集中就业 | 第52-54页 |
| ·提高按比例就业的质量 | 第54-56页 |
| ·发展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| 第56-58页 |
| 6 小结 | 第58-60页 |
| ·本文主要内容 | 第58-59页 |
| ·本文的不足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59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62-64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