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光功率计的研究
| 第1章 绪论 | 第1-17页 |
| ·选题的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前景 | 第13-15页 |
| ·论文的内容和重要工作 | 第15-17页 |
| 第2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17-24页 |
| ·任务及功能分析 | 第17-20页 |
| ·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| 第20-23页 |
| ·设备硬件设计方案 | 第20-21页 |
| ·设备软件设计方案 | 第21-22页 |
| ·上位机软件设计方案 | 第22-2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第3章 硬件系统的构成 | 第24-39页 |
| ·系统的硬件框图 | 第24页 |
| ·光采集模块 | 第24-25页 |
| ·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VC5410A | 第25-34页 |
| ·DSP技术的发展状况 | 第25-26页 |
| ·TMS320C54x系列DSP芯片 | 第26-27页 |
| ·DSP系统构成及其设计过程 | 第27-28页 |
| ·芯片的电源设计 | 第28-29页 |
| ·3.3V和5V混合逻辑系统设计 | 第29-31页 |
| ·DSP的内部存储器及外部存储器接口 | 第31-33页 |
| ·DSP与Flash存储器的设计 | 第33-34页 |
| ·网卡芯片RTL8019AS | 第34-35页 |
| ·DSP与网卡芯片的接口 | 第35-36页 |
| ·DSP对网卡芯片的控制 | 第36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4章 TCP/IP的结构及各层相互关系 | 第39-54页 |
| ·TCP/IP概述 | 第39-42页 |
| ·传输控制协议TCP | 第42-47页 |
| ·TCP结构 | 第42-44页 |
| ·TCP连接的建立与终止 | 第44-46页 |
| ·TCP的优点 | 第46-47页 |
| ·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| 第47-48页 |
| ·UDP的结构 | 第47-48页 |
| ·UDP的特点 | 第48页 |
| ·网际协议IP | 第48-50页 |
| ·IP的结构 | 第48-50页 |
| ·IP校验和的计算 | 第50页 |
| ·IP的功能 | 第50页 |
| ·网间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| 第50-51页 |
| ·地址解析协议ARP | 第51-52页 |
| ·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| 第52-5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| 第5章 嵌入式TCP/IP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4-79页 |
| ·引言 | 第54页 |
| ·系统的软件 | 第54-58页 |
| ·软件流程 | 第54-55页 |
| ·程序结构 | 第55-56页 |
| ·程序中的定时器 | 第56-57页 |
| ·程序中的文件说明 | 第57-58页 |
| ·设计上的一些技术考虑 | 第58-60页 |
| ·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实现 | 第60-69页 |
| ·TCP协议的实现 | 第69-74页 |
| ·TCP的工作过程 | 第69-70页 |
| ·TCP中的套接字 | 第70-71页 |
| ·TCP的超时和重传 | 第71-72页 |
| ·TCP的MMS和窗口 | 第72页 |
| ·TCP的状态机 | 第72-74页 |
| ·UDP协议的实现 | 第74-75页 |
| ·IP协议的实现 | 第75-76页 |
| ·IP的工作过程 | 第75页 |
| ·IP头的添加 | 第75-76页 |
| ·IP的分片 | 第76页 |
| ·ICMP协议的实现 | 第76页 |
| ·ARP协议实现 | 第76页 |
| ·HTTP协议的实现 | 第76-78页 |
| ·上位机的调试程序 | 第7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| 结论 | 第79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3-84页 |
| 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