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外文摘要 | 第3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企业并购的法律意义 | 第12-17页 |
·改革的过程就是逐步正视并着手解决产权制度问题的过程 | 第12-13页 |
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,使企业并购成为我国在保护期内加快经济结构调整,尽快提高企业竞争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迫切需要 | 第13-15页 |
·企业并购活动将很快进入高潮期 | 第15-17页 |
·企业并购有关概念的具体涵义及其特点 | 第17-20页 |
·合并 | 第17页 |
·兼并 | 第17-18页 |
·收购 | 第18页 |
·并购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我国企业并购法律制度概述 | 第20-35页 |
·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概述 | 第20-28页 |
·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公司收购法律框架 | 第20-22页 |
·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| 第22-24页 |
·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的特点 | 第24-28页 |
·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28页 |
·产权交易市场企业并购法律制度概述 | 第28-35页 |
·产权交易市场企业并购法律框架 | 第28-30页 |
·产权交易市场企业并购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| 第30-32页 |
·产权交易市场企业并购法律制度的特点 | 第32页 |
·产权交易市场企业并购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5页 |
第3章 我国企业并购现有法律制度评价 | 第35-42页 |
·立法薄弱 | 第35-37页 |
·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并购法律体系 | 第35-36页 |
·法律效力低,缺乏权威性 | 第36页 |
·政出多门,相互矛盾冲突 | 第36-37页 |
·历史背景不同的规定已不适应企业并购的需要 | 第37页 |
·企业并购实务的混乱状况 | 第37-42页 |
·目标公司董事会滥用权力,损害股东合法权益 | 第37-39页 |
·政府部门包办代替,行政干预强迫企业转让股权 | 第39-40页 |
·不恰当的司法介入,对企业并购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| 第40-42页 |
第4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企业并购法律、实践及发展趋势 | 第42-51页 |
·美国企业并购法律、实践及发展趋势 | 第42-45页 |
·美国企业并购法律 | 第42-43页 |
·美国企业并购实践 | 第43-44页 |
·美国企业并购发展趋势 | 第44-45页 |
·英国企业并购法律、实践及发展趋势 | 第45-47页 |
·英国企业并购法律 | 第45页 |
·英国企业并购实践 | 第45-47页 |
·英国企业并购发展趋势 | 第47页 |
·以德国、法国为代表的欧盟企业并购法律、实践及发展趋势 | 第47-49页 |
·以德国、法国为代表的欧盟企业并购法律 | 第47-48页 |
·以德国、法国为代表的欧盟企业并购实践 | 第48-49页 |
·以德国、法因为代表的欧盟企业并购发展趋势 | 第49页 |
·日本企业并购法律、实践及发展趋势 | 第49-51页 |
·日本企业并购法律 | 第49-50页 |
·日本企业并购实践 | 第50页 |
·日本企业并购发展趋势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我国企业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 | 第51-59页 |
·完善企业并购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| 第51-52页 |
·构建我国企业并购法律体系的宏观思路 | 第52-55页 |
·构建我国企业并购法律体系应坚持的原则 | 第52-54页 |
·构建我国企业并购法律体系的前提 | 第54-55页 |
·构建我国企业并购法律体系的具体措施 | 第55-59页 |
·从立法形式方面 | 第55-57页 |
·从法律内容方面 | 第57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