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7页 |
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| 第7-13页 |
一、 肺司呼吸,为气生成的主要来源之一 | 第7-10页 |
1 参与营卫二气的生成 | 第8-9页 |
2 参与宗气的生成 | 第9页 |
3 参与元气的生成 | 第9-10页 |
二、 肺主宣降,为气运行的主要动力之一 | 第10-12页 |
1 肺气宣降,推动卫气的布散运行 | 第10页 |
2 肺气宣降,推动营气的布散运行 | 第10-11页 |
3 肺气宣降,推动宗气的布散运行 | 第11页 |
4 肺气宣降,推动元气的布散运行 | 第11-12页 |
三、 肺合皮毛、魄门、开窍于鼻,为浊气排泄的主要途径之一 | 第12-13页 |
1 肺通过鼻排泄浊气 | 第12页 |
2 肺通过皮毛排泄浊气 | 第12页 |
3 肺通过魄门排泄浊气 | 第12-13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应用 | 第13-19页 |
一、 从肺治疗气虚证 | 第13-15页 |
1 从肺治疗卫气虚证 | 第13-14页 |
2 从肺治疗营气虚证 | 第14页 |
3 从肺治疗宗气虚证 | 第14-15页 |
4 从肺治疗元气虚证 | 第15页 |
二、 从肺治疗气陷证 | 第15-17页 |
1 从肺治疗上焦气陷证 | 第15-16页 |
2 从肺治疗中焦气陷证 | 第16页 |
3 从肺治疗下焦气陷证 | 第16-17页 |
三、 从肺治疗气滞证 | 第17-18页 |
1 从肺治疗上焦气滞证 | 第17页 |
2 从肺治疗中焦气滞证 | 第17-18页 |
3 从肺治疗下焦气滞证 | 第18页 |
四、 从肺治疗气逆证 | 第18-19页 |
1 从肺治疗上焦气逆证 | 第18页 |
2 从肺治疗中焦气逆证 | 第18-19页 |
3 从肺治疗下焦气逆证 | 第19页 |
第三部分 治验举隅 | 第19-25页 |
1 卫虚外感久不愈证 | 第19-20页 |
2 宗气亏虚痿证 | 第20-21页 |
3 宗气亏虚大气下陷证 | 第21页 |
4 中虚气陷泄泻证 | 第21页 |
5 中气下陷瘀阻下焦癃闭证 | 第21-22页 |
6 中焦气滞腹胀证 | 第22页 |
7 肺气上逆咳喘证 | 第22-23页 |
8 胃气上逆呃逆证 | 第23-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-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