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2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24-57页 |
·引言 | 第24页 |
·统计力学基础 | 第24-29页 |
·路径积分 | 第24-25页 |
·密度算符 | 第25-26页 |
·Hubbard-Stratonovich变换 | 第26-27页 |
·组分α自身的Hamiltonian,H_α~0 | 第27-28页 |
·体系相互作用Hamiltonian,H_(int) | 第28-29页 |
·自洽平均场理论 | 第29-30页 |
·变分的限制条件 | 第30页 |
·其它平均场理论 | 第30-39页 |
·无规相近似 | 第31-34页 |
·Flory-Huggins混合自由能 | 第34页 |
·平方梯度近似 | 第34-37页 |
·格子SCMFT | 第37-39页 |
·相结构预言与相图的确定 | 第39-46页 |
·Matsen-Schick的谱方法 | 第40-42页 |
·Drolet-Fredrickson的实空间方法 | 第42-45页 |
·Raviv-Wang的实空间单胞法 | 第45页 |
·单胞法用于SCMFT | 第45-46页 |
·非周期性的局部涨落导致的自组织的计算 | 第46页 |
·场论动力学 | 第46-49页 |
·动力学模型 | 第46-48页 |
·动态密度泛函理论 | 第48-49页 |
·SCMFT的理论与应用的扩展 | 第49-51页 |
·聚合物/纳米粒子复合体系 | 第50-51页 |
·聚合物/囊泡复合体系 | 第51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第二章 二元聚合物共混物A/B成核相分离:添加AB嵌段共聚物的效应 | 第57-78页 |
·引言 | 第57-58页 |
·理论和方法 | 第58-63页 |
·自洽场理论 | 第58-61页 |
·临界核的确定 | 第61-62页 |
·相图的计算 | 第62-63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63-75页 |
·对称两嵌段共聚物 | 第64-72页 |
·不对称两嵌段共聚物 | 第72-75页 |
·结论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78页 |
第三章 二元聚合物共混物A/B成核相分离:组分分散性的效应 | 第78-91页 |
·前言 | 第78-80页 |
·理论与方法 | 第80-8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82-89页 |
·成核问题最适合的平均聚合度 | 第82-84页 |
·临界核的结构 | 第84-85页 |
·分布宽度的效应 | 第85-88页 |
·分布不对称性的效应 | 第88-89页 |
·结论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1页 |
第四章 二元聚合物共混物A/B成核相分离:异相成核 | 第91-108页 |
·前言 | 第91-92页 |
·理论与方法 | 第92-95页 |
·自洽场理论 | 第92-94页 |
·数值求解方法 | 第94-9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95-106页 |
·临界核与介稳核的浓度分布 | 第95-99页 |
·异相成核的成核能垒 | 第99-104页 |
·异相成核与均相成核间的竞争 | 第104-106页 |
·结论 | 第106-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08页 |
第五章 高度不对称嵌段共聚物熔体的无序胶束相 | 第108-123页 |
·引言 | 第108-110页 |
·理论与方法 | 第110-112页 |
·自洽场理论 | 第110-112页 |
·数值方法 | 第11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12-121页 |
·导致胶束的成核和浓度涨落 | 第112-115页 |
·胶束及其临界核的温度依赖性 | 第115-118页 |
·均聚物A(B)对胶束化的影响 | 第118-121页 |
·结论 | 第121-1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2-123页 |
第六章 柔性高分子/小分子液晶混合物的SCMFT及相分离界面的研究 | 第123-135页 |
·引言 | 第123-124页 |
·理论模型 | 第124-126页 |
·均相状态 | 第126-127页 |
·相分离界面 | 第127-132页 |
·界面对Maier-Saupe作用参数的依赖 | 第129页 |
·界面对Flory-Huggins作用参数的依赖 | 第129-132页 |
·界面对柔性高分子链链长的依赖 | 第132页 |
·结论 | 第132-1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3-135页 |
第七章 单胞法计算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有序结构 | 第135-142页 |
·引言 | 第135-137页 |
·理论和方法 | 第137-1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1-142页 |
第八章 高分子链锚接囊泡体系的自洽场理论 | 第142-160页 |
·前言 | 第142-143页 |
·理论和方法 | 第143-150页 |
·理论推导 | 第143-146页 |
·自洽场方程的初步讨论 | 第146-147页 |
·参数约化 | 第147-148页 |
·计算方法 | 第148-150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150-155页 |
·多重静态解 | 第150-152页 |
·膜的弯曲刚性的影响 | 第152-153页 |
·高分子链长的效应 | 第153-155页 |
·结论 | 第155页 |
·附录 | 第155-159页 |
·附录A.自由能泛函对形状的法向变分 | 第155-157页 |
·附录B.轴对称情况下的形状方程 | 第157-1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9-160页 |
第九章 多组分囊泡形态的蒙特卡罗模拟 | 第160-176页 |
·前言 | 第160-161页 |
·多组分囊泡的自由能泛函 | 第161-162页 |
·动态三角划分蒙特卡罗模拟 | 第162-167页 |
·流体膜的三角划分 | 第162-163页 |
·离散的Hamiltonian | 第163-164页 |
·几何量的计算 | 第164-165页 |
·Monte Carlo运动 | 第165-16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67-172页 |
·单组分囊泡构象及其转变 | 第167-169页 |
·相分离偶合二组分囊泡的形状变化 | 第169-172页 |
·结论 | 第172页 |
·附录 | 第172-174页 |
·附录A.形状表征几何量 | 第172-173页 |
·附录B.不同形式弯曲弹性能间的等效 | 第173-1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4-176页 |
简历 | 第176-177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77-178页 |
致谢 | 第178-1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