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引言 | 第1-7页 |
| 第一章 挪用公款罪的立法发展史 | 第7-11页 |
| 一、中国古代对挪用公款罪的有关规定 | 第7页 |
| 二、新中国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立法沿革 | 第7-11页 |
| 第二章 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特征 | 第11-19页 |
| 一、挪用公款罪的概念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| 二、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构成特征 | 第12-19页 |
| (一) 客体特征 | 第12-13页 |
| (二) 客观特征 | 第13-14页 |
| (三) 主体特征 | 第14-17页 |
| (四) 主观特征 | 第17-19页 |
| 第三章 挪用公款罪中有关问题的争论 | 第19-38页 |
| 一、挪用公款罪犯罪对象的确定 | 第19-23页 |
| (一) “公”的含义与范围 | 第19-20页 |
| (二) 对“款”的含义和形式的理解,即公物能否构成本罪犯罪对象 | 第20-23页 |
| 二、关于多次挪用公款的数额认定 | 第23-30页 |
| (一) 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情况 | 第24-28页 |
| (二) 多次挪用公款,用后次挪用还前次挪用的情况 | 第28-30页 |
| 三、关于挪用公款罪中“归个人使用”的争议 | 第30-35页 |
| (一) “归个人使用”是否为挪用公款的必要条件 | 第30-32页 |
| (二) 对挪用公款“归个人使用”的含义的理解 | 第32-35页 |
| 四、关于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问题 | 第35-38页 |
| (一) 挪用公款罪共同犯罪的认定 | 第35页 |
| (二) 挪用公款罪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分担 | 第35-38页 |
| 结语 | 第38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| 后记 | 第43-44页 |
| 声明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