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绪论 | 第1-17页 |
·我国多校区大学形成的背景分析 | 第9-12页 |
·我国多校区大学的特点 | 第12-14页 |
·多校区大学协调发展的涵义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多校区大学协调发展的意义 | 第15页 |
·本文的工作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 | 第17-33页 |
·多校区大学战略管理 | 第17-22页 |
·战略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战略选择 | 第20-21页 |
·战略实施 | 第21-22页 |
·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选择 | 第22-27页 |
·管理模式选择对多校区大学协调发展的影响及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·多校区大学事业部管理模式 | 第23-25页 |
·多校区大学垂直管理模式 | 第25-26页 |
·多校区混合管理模式 | 第26-27页 |
·三种模式管理成本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多校区大学学科建设 | 第33-41页 |
·学科建设的意义 | 第33-34页 |
·学科发展的趋势 | 第34-35页 |
·多校区大学学科建设的难点 | 第35-36页 |
·多校区大学学科建设的对策 | 第36-40页 |
·学科建设的原则 | 第36-37页 |
·多校区大学学科建设的途径 | 第37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多校区大学教育资源管理 | 第41-63页 |
·多校区大学教育资源分类 | 第41页 |
·多校区大学教育资源管理的意义和问题 | 第41-43页 |
·多校区大学资源优化管理配置的对策 | 第43-51页 |
·资源的配置理论 | 第43-44页 |
·多校区大学资源管理配置模式与原则 | 第44-46页 |
·多校区大学图书资源管理 | 第46-47页 |
·多校区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 | 第47-48页 |
·学科资源管理 | 第48-49页 |
·多校区大学信息化管理 | 第49-51页 |
·多校区大学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| 第51-62页 |
·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51-53页 |
·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分析说明 | 第53-56页 |
·高校资源利用效率灰色评价 | 第56-58页 |
·应用示例 | 第58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| 第63-68页 |
·校园文化的概念 | 第63页 |
·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作用 | 第63-64页 |
·多校区大学文化建设的难点 | 第64页 |
·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整构的原则 | 第64-65页 |
·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整构的内容 | 第65-66页 |
·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整构的方法 | 第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6章 西南交通大学多校区协调发展思考 | 第68-74页 |
·西南交通大学多校区格局的形成 | 第68页 |
·各校区办学的特点 | 第68-69页 |
·学校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| 第69-70页 |
·学校协调发展的对策 | 第70-7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结论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