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8页 |
1 前言 | 第8-13页 |
·微卫星DNA标记 | 第8-9页 |
·微卫星DNA的多态性 | 第8-9页 |
·微卫星DNA多态性形成的机制 | 第8-9页 |
·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·微卫星的保守性 | 第9-10页 |
·家兔分子遗传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家兔基因图谱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家兔连锁图谱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·家兔物理图谱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家兔分子遗传标记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目的 | 第12页 |
·意义 | 第12-13页 |
2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3-20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3-14页 |
·试验兔群及性能测定 | 第13页 |
·试验用仪器设备 | 第13页 |
·主要试剂及配制 | 第13-14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14-18页 |
·血样的采集 | 第14页 |
·微卫星引物的选择与合成 | 第14-16页 |
·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16-17页 |
·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| 第17页 |
·PCR产物的检测 | 第17-18页 |
·琼脂糖凝胶电泳 | 第17-18页 |
·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18页 |
·银染法检测电泳结果 | 第18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18-20页 |
·等位基因频率 | 第18-19页 |
·群体杂合度 | 第19页 |
·多态信息含量 | 第19页 |
·微卫星标记基因型与体重性状的相关分析 | 第19-20页 |
3 试验结果 | 第20-39页 |
·PCR产物的电泳结果图 | 第20-23页 |
·等位基因频率 | 第23-24页 |
·多态信息含量 | 第24-25页 |
·群体杂合度 | 第25-26页 |
·小鼠微卫星引物在家兔中扩增结果与在小鼠中扩增结果比较 | 第26-27页 |
·标记多态性与体重性状相关关系 | 第27-39页 |
·品种内体重性状与各微卫星标记基因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新西兰兔体重性状与各微卫星标记不同基因型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加尼福利亚兔体重性状与各微卫星标记不同基因型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比利时兔体重性状与各微卫星标记不同基因型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31页 |
·天府黑兔体重性状与各微卫星标记不同基因型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微卫星标记基因型与总群体体重性状的相关分析 | 第32-39页 |
·微卫星标记D1Mit30基因型与总群体体重性状的相关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微卫星标记D7Mit62基因型与总群体体重性状的相关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微卫星标记D7Mit82基因型与总群体体重性状的相关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微卫星标记D9Mit46基因型与总群体体重性状的相关分析 | 第36-39页 |
4 讨论 | 第39-45页 |
·标记的选择及其与性状的相关 | 第39-41页 |
·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 | 第39-40页 |
·微卫星标记与性状的相关 | 第40-41页 |
·试验分析技术 | 第41-45页 |
·PCR反应体系与条件的确定 | 第41-42页 |
·引物选择 | 第42-43页 |
·PCR产物的检测 | 第43-45页 |
5 小结 | 第45-46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46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