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临床研究 | 第10-19页 |
1 研究对象 | 第10-12页 |
1.1 研究对象来源 | 第10页 |
1.2 诊断标准 | 第10-12页 |
1.3 纳入标准 | 第12页 |
1.4 排除病例标准 | 第12页 |
1.5 病例选择步骤 | 第12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2.1 调查表的制定 | 第12页 |
2.2 信息采集 | 第12页 |
2.3 数据录入与处理 | 第12-13页 |
3 研究结果 | 第13-19页 |
3.1 患者基本资料分析 | 第13-15页 |
3.2 频数分析 | 第15-17页 |
3.3 三阴病与临床指标相关性 | 第17-19页 |
讨论 | 第19-30页 |
1 三阴病与慢性肾脏病关系结果分析 | 第19-20页 |
1.1 三阴病分布与患者性别、年龄、CKD分期的关系 | 第19页 |
1.2 CKD3-5 期属三阴病患者脉证表现分析 | 第19-20页 |
1.3 三阴病证型与肌酐、尿素氮、血红蛋白的相关性 | 第20页 |
2 三阴病病因病机与慢性肾脏病脉证关联 | 第20-23页 |
2.1 太阴病与慢性肾脏病 | 第21页 |
2.2 少阴病与慢性肾脏病 | 第21-22页 |
2.3 厥阴病与慢性肾脏病 | 第22-23页 |
3 三阴病辨证论治思路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应用 | 第23-27页 |
3.1 明辨阴阳以归三阴病 | 第23-24页 |
3.2 以脉证和参病因病机分三阴病 | 第24-27页 |
4 慢性肾脏病属三阴病者处方用药思路探讨 | 第27-29页 |
4.1 太阴病处方用药思路 | 第27页 |
4.2 少阴病处方用药思路 | 第27-28页 |
4.3 厥阴病处方用药思路 | 第28-29页 |
5 不足与展望 | 第29-30页 |
结语 | 第30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2页 |
综述 | 第32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附录 | 第39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附件 | 第42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