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序论 | 第13-17页 |
第一章 脂质体经皮疫苗的构建与表征 | 第17-37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17-18页 |
·仪器 | 第17页 |
·试剂 | 第17-18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1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8-26页 |
·薄膜分散法与逆向蒸发法制备荧光素钠脂质体 | 第18-20页 |
·荧光素钠脂质体形态观察 | 第20页 |
·荧光素钠脂质体粒径的测定 | 第20页 |
·荧光素钠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| 第20-21页 |
·荧光素钠脂质体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| 第21-22页 |
·荧光素钠脂质体在皮肤角质层和活性皮肤层中的含量分布 | 第22-23页 |
·薄膜分散法与逆向蒸发法制备卵清蛋白柔性脂质体 | 第23页 |
·卵清蛋白脂质体粒径及电位测定 | 第23页 |
·卵清蛋白脂质体的形态测定 | 第23页 |
·卵清蛋白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| 第23-24页 |
·凝胶电泳考察制备工艺对柔性脂质体携载的卵清蛋白的影响 | 第24页 |
·卵清蛋白脂质体的体外释放 | 第24页 |
·卵清蛋白脂质体的经皮途径考察 | 第24页 |
·脂质体制剂的皮肤刺激性考察 | 第24-26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6页 |
·荧光素钠脂质体的透射电镜图 | 第26页 |
·荧光素钠脂质体的粒径和包封率结果 | 第26-27页 |
·荧光素钠脂质体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| 第27-28页 |
·荧光素钠脂质体在皮肤角质层和活性皮肤层中的含量分布 | 第28-30页 |
·卵清蛋白柔性脂质体的粒径、电位、包封率测定 | 第30-32页 |
·卵清蛋白脂质体形态观察 | 第32页 |
·凝胶电泳考察制备工艺对柔性脂质体携载的卵清蛋白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卵清蛋白柔性脂质体的体外释放 | 第33-34页 |
·卵清蛋白柔性脂质体经皮机制考察 | 第34-36页 |
·卵清蛋白柔性脂质体的皮肤刺激性考察 | 第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二章 壳聚糖纳米粒经皮疫苗的构建与体外评价 | 第37-45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37-38页 |
·仪器 | 第37页 |
·试剂 | 第37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37-3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卵清蛋白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 | 第38页 |
·纳米粒的形态测定 | 第38页 |
·纳米粒粒径及表面电荷的测定 | 第38页 |
·凝胶电泳检测制备工艺对壳聚糖纳米粒携载的卵清蛋白的影响 | 第38页 |
·卵清蛋白壳聚糖纳米粒的体外释放 | 第38-39页 |
·壳聚糖纳米粒经皮机制的考察 | 第39页 |
·壳聚糖纳米粒皮肤刺激性实验 | 第39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4页 |
·壳聚糖纳米粒的处方筛选与优化 | 第39-41页 |
·卵清蛋白壳聚糖纳米粒的粒径、电位测定及形态观察 | 第41-42页 |
·壳聚糖纳米粒的体外释放 | 第42页 |
·凝胶电泳考察制备工艺对壳聚糖纳米粒携载的卵清蛋白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FITC-OVA壳聚糖纳米粒的经皮机制考察 | 第43-44页 |
·壳聚糖纳米粒皮肤刺激性实验 | 第44页 |
·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携载OVA纳米制剂经皮疫苗的体内免疫效果评价 | 第45-67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45-46页 |
·仪器 | 第45页 |
·试剂 | 第45-46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4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6-51页 |
·体内阳性对照注射组模型的建立 | 第46页 |
·经皮免疫佐剂的筛选 | 第46-48页 |
·卵清蛋白柔性脂质体的体内经皮免疫效果 | 第48页 |
·卵清蛋白壳聚糖纳米粒的体内经皮免疫效果 | 第48-49页 |
·朗格汉斯细胞体外对卵清蛋白壳聚糖纳米粒摄取能力考察 | 第49-50页 |
·携载卵清蛋白的壳聚糖纳米粒对朗格汉斯细胞的体内迁移能力考察 | 第50页 |
·趋化性细胞因子CCL27对朗格汉斯细胞的迁移能力考察 | 第50-51页 |
·趋化性细胞因子CCL27的体内免疫效果考察 | 第51页 |
·携载黑色素瘤相关抗原gp100经皮疫苗体内抑瘤效果评价 | 第5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1-66页 |
·阳性对照注射组模型的建立 | 第51-52页 |
·不同经皮免疫佐剂的筛选 | 第52-56页 |
·卵清蛋白柔性脂质体的体内经皮免疫效果 | 第56-58页 |
·壳聚糖纳米粒的体内经皮免疫效果 | 第58-59页 |
·体外朗格汉斯细胞对卵清蛋白壳聚糖纳米粒与溶液摄取能力比较 | 第59-60页 |
·携载卵清蛋白的壳聚糖纳米粒体内迁移效果 | 第60-61页 |
·皮肤T细胞趋化因子CCL27对朗格汉斯细胞体内迁移能力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·趋化性细胞因子CCL27的体内免疫效果考察 | 第63页 |
·携载黑色素瘤相关抗原gp100抗肿瘤疫苗的体内抑瘤效果评价 | 第63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7页 |
全文小结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4页 |
中英文对照表 | 第74-75页 |
综述 | 第75-108页 |
Reference | 第96-10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08页 |
发表文章 | 第108-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