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政府信用与官德建设
导言 | 第1-12页 |
一、 政府有效运作的道德基础——政府信用 | 第12-25页 |
(一) 政府职能的历史沿革 | 第12-15页 |
1、 统治行政模式及其特点 | 第12-13页 |
2、 管理行政模式及其特点 | 第13-14页 |
3、 现代社会政府角色转换和职能转变 | 第14-15页 |
(二) 伦理范畴中的政府信用 | 第15-19页 |
1、 传统道德中的信用内涵 | 第16-17页 |
2、 政府信用的界定及其特征 | 第17-19页 |
(三) 我国社会信用状况及其影响 | 第19-25页 |
1、 政治领域的信用状况 | 第20-21页 |
2、 经济领域的信用状况 | 第21-23页 |
3、 文化科学领域的信用状况 | 第23-25页 |
二、 政府信用的社会效应 | 第25-39页 |
(一) 政府信用的政治效应 | 第25-28页 |
1、 政府信用是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重要保障 | 第25-27页 |
2、 政府信用是政治民主的重要体现 | 第27-28页 |
(二) 政府信用的经济效应 | 第28-33页 |
1、 政府信用与经济管理职能 | 第29-31页 |
2、 政府信用与社会信用体系 | 第31-33页 |
(三) 政府信用缺失的根源及对策 | 第33-39页 |
1、 政府信用缺失的历史根源 | 第33-34页 |
2、 政府信用缺失的现实根源 | 第34-36页 |
3、 政府信用缺失的对策 | 第36-39页 |
三、 构建政府信用体系的关键——官德建设 | 第39-62页 |
(一) “以德治国”重在“官德建设” | 第39-48页 |
1、 “以德治国”的理论创新 | 第40-41页 |
2、 “以德治国”需官德先行 | 第41-45页 |
3、 官德对政府信用的作用 | 第45-46页 |
4、 维护政府诚信首治官德腐败 | 第46-48页 |
(二) 新时期我国官德建设 | 第48-55页 |
1、 我国官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| 第48-50页 |
2、 我国官德建设的主要规范 | 第50-55页 |
(三) 官德建设中的道德自律与他律 | 第55-62页 |
1、 我国官德建设中的道德自律 | 第56-58页 |
2、 我国官德建设中的道德他律 | 第58-60页 |
3、 我国官德建设中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 | 第60-62页 |
结束语 | 第62-63页 |
注释 | 第63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