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4页 |
| ·自动编程技术的发展历程 | 第6-8页 |
| ·数控编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8-9页 |
| ·典型数控编程系统的功能分析 | 第9-10页 |
| ·UGⅡ CAD/CAM系统 | 第9-10页 |
| ·Master CAM系统 | 第10页 |
| ·本课题的产生及研究内容 | 第10-14页 |
| ·本课题的产生 | 第10-11页 |
| ·基于AutoCAD的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| 第12-14页 |
| 第二章 自动编程系统的开发方法 | 第14-18页 |
| ·自动编程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| 第14-15页 |
| ·自动编程系统的开发方法 | 第15页 |
| ·自动编程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15-16页 |
| ·编程模块的设计 | 第16-18页 |
| 第三章 图形信息的提取 | 第18-37页 |
| ·需要提取的图形信息 | 第18页 |
| ·信息的提取方法 | 第18-34页 |
| ·节点球的半径值和切削深度值的提取 | 第18-21页 |
| ·提取螺纹孔的直径值和提取两个角度值α和β | 第21-34页 |
| ·加工顺序的输入 | 第34-37页 |
| 第四章 螺纹孔轴线坐标值的计算 | 第37-42页 |
| ·角度转换的算法 | 第37-40页 |
| ·角度转换编程方法 | 第40-41页 |
| ·螺纹孔坐标值的计算 | 第41-42页 |
| 第五章 空间分度的转角计算 | 第42-50页 |
| ·分度旋转角度的计算 | 第42-47页 |
| ·基本思想 | 第42-43页 |
| ·旋转角度的计算 | 第43-47页 |
| ·空间分度旋转角度的编程计算 | 第47-50页 |
| 第六章 自动编程的实现 | 第50-59页 |
| ·后置处理程序设计 | 第50-54页 |
| ·通用后置处理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| 第50页 |
| ·通用后置处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| 第50-51页 |
| ·通用后置处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51-52页 |
| ·通用后置处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| 第52-54页 |
| ·一个典型零件的编程实例 | 第54-59页 |
| 结论 | 第59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