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水路运输经济论文--中国水路运输经济论文

网络配流在拟建港口国民经济评价中的应用

中文摘要第1-6页
英文摘要第6-7页
第1章 绪论第7-10页
 1.1 选题背景第7-8页
  1.1.1 我国集装箱进出口快速发展第7页
  1.1.2 我国集装箱港口吞吐能力和吞吐量之间矛盾突出第7-8页
 1.2 选题的意义第8-9页
 1.3 本文主要工作第9-10页
第2章 基础理论和方法介绍第10-16页
 2.1 国民经济评价第10-12页
  2.1.1 国民经济评价概述第10页
  2.1.2 国民经济评价估算方法第10-11页
  2.1.3 国民经济评价的指标第11-12页
  2.1.4 敏感性分析第12页
 2.2 网络配流第12-16页
  2.2.1 基本概念第12-13页
  2.2.2 网络配流基本方法介绍第13-16页
第3章 负指数网络配流模型的引入第16-29页
 3.1 问题的提出第16-18页
 3.2 负指数网络配流模型第18-24页
  3.2.1 基于运输费用的负指数网络配流模型介绍第18-21页
  3.2.2 基于运输费用的负指数网络配流模型的计算方法第21-23页
  3.2.3 基于运输费用的负指数网络配流模型算例第23-24页
 3.3 负指数网络配流模型的改进第24-29页
  3.3.1 基于运输费用的负指数网络配流模型的缺陷第24页
  3.3.2 引入偏好系数的负指数网络配流模型第24-25页
  3.3.3 偏好系数的确定第25-29页
第4章 负指数网络配流模型的实例应用第29-46页
 4.1 大铲湾港区建设项目背景第29-30页
  4.1.1 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迅猛发展第29页
  4.1.2 深圳港现有的集装箱码头综合通过能力严重不足第29-30页
  4.1.3 深圳港大铲湾港区建设必要性第30页
 4.2 有无项目情况的确定第30-40页
  4.2.1 有项目情况的确定第30-38页
  4.2.2 无项目情况的确定第38-40页
  4.2.3 结论第40页
 4.3 国民经济费用计算第40-42页
  4.3.1 工程投资估算说明第40-41页
  4.3.2 工程分期投资估算第41-42页
  4.3.3 国民经济费用的计算与调整第42页
 4.4 国民经济效益计算第42-44页
  4.4.1 运输费用节省第42-44页
  4.4.2 船舶、集装箱在港费用的节省第44页
  4.4.3 其它经济效益第44页
 4.5 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计算第44-45页
 4.6 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第45-46页
第5章 结论第46-48页
 5.1 基本成果总结第46-47页
 5.2 模型存在的不足第47页
 5.3 今后研究的方向第47-48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48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附录:第52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明前期自然灾害与荒政研究(1368—1487)
下一篇:日美安保体制的嬗变及其对亚太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