嵌入式设备的Internet接入研究
第1章 绪言 | 第1-9页 |
·嵌入式设备Internt接入的需求 | 第6页 |
·嵌入式设备Internet接入的现有方案 | 第6-7页 |
·嵌入式设备的Internet接入底层硬件协议 | 第7页 |
·本文所做的工作 | 第7-8页 |
·嵌入式设备Internet接入的重要性 | 第8-9页 |
第2章 嵌入式设备Internet接入实现的特点 | 第9-18页 |
·TCP/IP网络体系结构 | 第9-12页 |
·ISO/OSI网络体系结构 | 第9-10页 |
·TCP/IP网络体系结构 | 第10-12页 |
·总线式以太网及802.3标准 | 第12-14页 |
·总线式以太网技术 | 第12-13页 |
·以太网的物理传输帧封装格式 | 第13-14页 |
·以太网的数据传送过程 | 第14页 |
·嵌入式设备Internet接入实现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·单片机与计算机TCP/IP协议实现的不同 | 第15-18页 |
第3章 网络化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| 第18-39页 |
·单片机及其存储器扩展电路 | 第18-22页 |
·AT24C02的硬件连接 | 第19-20页 |
·AT24C02驱动程序设计 | 第20-22页 |
·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接口电路 | 第22-31页 |
·RTL8019AS介绍 | 第22-24页 |
·RTL8019AS的硬件连接 | 第24-31页 |
·A/D转换接口的硬件连接 | 第31-39页 |
·TLC2543介绍 | 第31-36页 |
·TLC2543与单片机的连接 | 第36-37页 |
·TLC2543采集程序实现 | 第37-39页 |
第4章 51单片机网络协议的实现 | 第39-65页 |
·总体数据流图 | 第39-40页 |
·RTL8019AS以太网控制器驱动程序设计 | 第40-51页 |
·RTL8019AS寄存器介绍 | 第40页 |
·RTL8019AS的I/O端口地址 | 第40-41页 |
·RTL8019AS的内部操作 | 第41-43页 |
·驱动程序的实现 | 第43-50页 |
·接收缓冲区溢出处理 | 第50-51页 |
·网络接口层实现 | 第51-52页 |
·功能 | 第51-52页 |
·函数关系图 | 第52页 |
·ARP协议实现 | 第52-55页 |
·功能概述 | 第52页 |
·函数关系图 | 第52-53页 |
·实现改进 | 第53页 |
·主要数据结构 | 第53-54页 |
·函数设计 | 第54-55页 |
·IP协议实现 | 第55-59页 |
·功能概述 | 第56页 |
·函数关系图 | 第56页 |
·主要数据结构 | 第56-58页 |
·函数设计 | 第58-59页 |
·ICMP协议实现 | 第59-60页 |
·功能概述 | 第59-60页 |
·函数关系图 | 第60页 |
·主要数据结构 | 第60页 |
·UDP协议实现模型 | 第60-65页 |
·概述 | 第60-62页 |
·功能 | 第62页 |
·函数关系图 | 第62页 |
·主要数据结构 | 第62-63页 |
·函数设计 | 第63-65页 |
第5章 采集设备的远程控制 | 第65-68页 |
·接收远程控制命令的过程 | 第65-66页 |
·客户端控制软件的编制 | 第66-68页 |
第6章 总结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