绪言 | 第1-8页 |
上篇 荒诞在儿童文学文本的艺术实现 | 第8-36页 |
一、 荒诞在儿童文学文本中的表层呈现方式 | 第8-10页 |
二、 荒诞逻辑与创造性思维 | 第10-24页 |
(一) 荒诞之总前提:假定法 | 第14-15页 |
(二) 错位 | 第15-18页 |
(三) 夸张 | 第18-19页 |
(四) 颠倒 | 第19-21页 |
(五) 变形 | 第21-24页 |
三、 荒诞与真实 | 第24-32页 |
(一) “极幻”与“极真” | 第24-25页 |
(二) 幻想与现实 | 第25-27页 |
(三) 细节的逼真 | 第27-30页 |
(四) 叙述语调与叙述角度 | 第30-32页 |
四、 荒诞与恐怖 | 第32-36页 |
下篇 对儿童文学荒诞艺术的几点思考 | 第36-44页 |
一、 儿童更为亲睐荒诞艺术的原因浅探 | 第36-39页 |
(一) 求同:儿童对荒诞性的认同感 | 第36-37页 |
(二) 觅异:儿童对荒诞性的惊奇感 | 第37-39页 |
二、 成人文学与儿章文学的荒诞艺术的比较 | 第39-41页 |
三、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荒诞艺术之检讨 | 第41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注释 | 第45-47页 |
参考书目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本人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作品清单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