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21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底泥有机污染物存在特性及其迁移转化 | 第12-16页 |
1.2.1 水环境系统底泥的特性 | 第12-13页 |
1.2.2 吸附/解吸作用下的底泥有机污染物行为 | 第13-16页 |
1.3 底泥系统中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 | 第16-19页 |
1.3.1 底泥系统生物降解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| 第16-18页 |
1.3.2 底泥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模型 | 第18-19页 |
1.4 底泥再悬浮及有机污染物释放 | 第19页 |
1.5 本文的研究途径及主要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底泥间隙水及分层特性的实验研究 | 第21-41页 |
2.1 底泥间隙水有机污染物存在特性的实验研究 | 第22-30页 |
2.1.1 底泥沉积时间和温度对底泥间隙水有机污染物影响的实验研究 | 第22-27页 |
2.1.2 底泥沉积体积变化的实验研究 | 第27-28页 |
2.1.3 间隙水COD浓度与底泥总COD释放量的关系 | 第28-30页 |
2.2 底泥分层特性的实验研究 | 第30-39页 |
2.3 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 外源重金属及有机物对间隙水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| 第41-51页 |
3.1 概述 | 第41页 |
3.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1-43页 |
3.2.1 实验材料 | 第41-42页 |
3.2.2 研究方法 | 第42-43页 |
3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3-49页 |
3.3.1 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| 第46-49页 |
3.3.2 实验结果的相关分析 | 第49页 |
3.4 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底泥有机污染物静态及悬浮态下释放的实验研究 | 第51-65页 |
4.1 底泥有机污染物的静态释放 | 第51-55页 |
4.1.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51-52页 |
4.1.2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5页 |
4.2 底泥冲刷悬浮作用下污染物释放规律的实验研究 | 第55-63页 |
4.2.1 悬浮底泥颗粒的污染物释放 | 第55-57页 |
4.2.2 底泥起悬量对污染物释放影响的实验研究 | 第57-59页 |
4.2.3 风干底泥冲刷再悬浮过程的实验研究 | 第59-60页 |
4.2.4 高COD浓度污水底泥吸附的实验研究 | 第60-63页 |
4.3 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五章 船舶螺旋桨的底泥扰动研究 | 第65-94页 |
5.1 概述 | 第65页 |
5.2 结合起始段的射流过程研究 | 第65-78页 |
5.2.1 射流过程的研究 | 第65-73页 |
5.2.2 螺旋桨射流的作用下河流底部流速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73-78页 |
5.3 螺旋桨作用下粘性细颗粒泥沙起动及影响因素研究 | 第78-88页 |
5.3.1 粘性细颗粒泥沙起动分析 | 第78-79页 |
5.3.2 粘性泥沙起动流速 | 第79-83页 |
5.3.3 螺旋桨作用下底泥扰动范围及影响因素研究 | 第83-88页 |
5.4 螺旋桨底泥冲刷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| 第88-92页 |
5.4.1 底泥冲刷量的计算公式 | 第88-91页 |
5.4.2 基于冲刷率公式的螺旋桨作用下底泥冲刷速率及其特性研究 | 第91-92页 |
5.5 小结 | 第92-94页 |
第六章 底泥系统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模拟研究 | 第94-112页 |
6.1 底泥系统COD有机污染物方程的建立 | 第94-98页 |
6.2 底泥系统COD方程的模拟计算 | 第98-110页 |
6.2.1 方程中各参数的确定 | 第98-101页 |
6.2.2 方程系数的敏感性研究及模拟计算分析 | 第101-110页 |
6.3 小结 | 第110-112页 |
第七章 底泥冲刷下的综合水质模型研究 | 第112-127页 |
7.1 底泥作用下水质模型的研究状况 | 第112-113页 |
7.2 底泥冲刷情况下综合水质模型的推导 | 第113-119页 |
7.3 文献数据分析 | 第119-123页 |
7.4 原始底泥冲悬量S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方法的初步分析 | 第123-126页 |
7.5 小结 | 第126-127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7-130页 |
8.1 研究总结 | 第127-129页 |
8.2 研究展望 | 第129-1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0-141页 |
致谢 | 第1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