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3页 |
1.1 油库信息管理系统(OILMIS)的现状 | 第6-7页 |
1.2 技术背景 | 第7-11页 |
1.2.1 分布对象技术 | 第7-8页 |
1.2.2 构件与软件复用技术 | 第8-10页 |
1.2.3 三层结构的兴起 | 第10-11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| 第11页 |
1.4 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基于CORBA构建OILMIS的主要技术 | 第13-23页 |
2.1 软件复用与面向对象技术 | 第13-14页 |
2.2 构件与框架技术 | 第14-16页 |
2.2.1 构件 | 第14-16页 |
2.2.2 框架 | 第16页 |
2.3 CORBA技术 | 第16-22页 |
2.3.1 OMA的基本结构 | 第16-18页 |
2.3.2 接口定义语言(IDL) | 第18-19页 |
2.3.3 对象请求代理器(ORB) | 第19-20页 |
2.3.4 BOA与CORBA对象生命周期 | 第20-21页 |
2.3.5 对象服务 | 第21-22页 |
2.3.6 GIOP协议和IIOP协议 | 第2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OILMIS应用程序框架研究 | 第23-43页 |
3.1 OILMIS设计 | 第24-27页 |
3.1.1 软件设计模型 | 第24页 |
3.1.2 基于CORBA的OilMIS应用程序框架 | 第24-27页 |
3.2 应用程序框架的构建方法 | 第27页 |
3.3 OILMIS应用程序框架的实现 | 第27-37页 |
3.3.1 对象建模技术 | 第28-29页 |
3.3.2 OilMIS中对象及其关系模型的建立 | 第29-36页 |
3.3.3 OilMIS中的构件设计 | 第36-37页 |
3.3.4 OilMIS中的构件组装 | 第37页 |
3.4 构件库 | 第37-38页 |
3.4.1 构件的分类 | 第38-42页 |
3.4.2 构件的表示和检索 | 第40-42页 |
3.4.3 构件库的构造 | 第41-42页 |
3.5 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OILMIS框架结构分析及应用 | 第43-49页 |
4.1 应用客户与OILMIS对象之间通信的透明性 | 第43页 |
4.2 OILMIS开发工具的多样性 | 第43-44页 |
4.3 OILMIS的容错性和负载平衡 | 第44-45页 |
4.3.1 系统的容错性 | 第44页 |
4.3.2 系统的负载平衡 | 第44-45页 |
4.4 OILMIS中对影响性能因素的处理 | 第45-46页 |
4.5 基于OILMIS应用程序框架的应用 | 第46-48页 |
4.5.1 开发新系统 | 第46-47页 |
4.5.2 对历史应用的集成 | 第47-48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基于CORBA的OILMIS框架中构件的实现 | 第49-55页 |
5.1 构件功能描述 | 第49-50页 |
5.2 构件实现 | 第50-53页 |
5.2.1 开发步骤 | 第50页 |
5.2.2 使用IDL语言对系统对象进行描述 | 第50-51页 |
5.2.3 对上述IDL进行编译 | 第51-52页 |
5.2.4 应用对象服务方的VC实现 | 第52-53页 |
5.2.5 应用对象客户方的Delphi实现 | 第53页 |
5.3 构件测试 | 第53页 |
5.4 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55-57页 |
6.1 总结 | 第55-56页 |
6.2 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