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--自动控制理论论文

挠性结构体的输入成型控制策略

前言第1-8页
第一章 参考输入信号第8-15页
 1.1 参考输入信号响应分析第8-11页
  1.1.1 无阻尼二阶系统第8-9页
  1.1.2 二阶阻尼系统第9-10页
  1.1.3 多模态系统第10-11页
 1.2 成型参考输入的种类第11-15页
  1.2.1 预计算(Pre-Computed)参考输入第11-12页
  1.2.2 实时(real-time)成型控制命令第12-15页
第二章 传统的输入成型设计方法第15-29页
 2.1 磁带头系统第15-16页
 2.2 输入成型第16-25页
  2.2.1 零振动输入成型器(ZV)第19-20页
  2.2.2 零振动零微分输入成型器(ZVD)第20-21页
  2.2.3 ZVDD输入成型器第21-22页
  2.2.4 EI输入成型器第22-24页
  2.2.5 Two-Hump EI输入成型器第24-25页
 2.3 零极点配置第25-26页
 2.4 计算与仿真第26-28页
 2.5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 最小余振平均值输入成型器(MERV)第29-38页
 3.1 最小余振平均值输入成型器第29-34页
  3.1.1 输入成型器的时间长度第30-31页
  3.1.2 代价性能指标第31-33页
  3.1.3 不敏感区域第33-34页
 3.2 次最优输入成型器(混合输入成型器)第34-37页
 3.3 小结第37-38页
第四章 输入成型器与反馈控制器的混合设计策略第38-52页
 4.1 输入成型与比例微分控制的结合第38-44页
  4.1.1 超调约束第41-42页
  4.1.2 余振约束第42页
  4.1.3 执行器约束第42-43页
  4.1.4 仿真结果第43-44页
 4.2 与状态反馈的结合第44-51页
  4.2.1 扰性结构的状态-空间模型第45-47页
  4.2.2 LQG最优控制理论第47-48页
  4.2.3 延迟输入系统全状态反馈的稳定性第48-49页
  4.2.4 全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定理第49-50页
  4.2.5 计算结果与仿真第50-51页
 4.3 小结第51-52页
第五章 多模态输入成型器的控制策略第52-58页
 5.1 卷积双模态输入成器第52-53页
 5.2 并发双模态成型器第53-54页
 5.3 和H-infinity 鲁棒控制的结合第54-57页
  5.3.1 H-infinity 鲁棒控制理论第55-56页
  5.3.2 输入成形控制与H-infinity 鲁棒控制方法直接混合控制第56-57页
 5.4 小结第57-58页
结束语第58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治理对策
下一篇:反倾销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