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冀区域联合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英文摘要 | 第3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6-12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6页 |
1.2 论文的科研背景及目的 | 第6-7页 |
1.3 区域经济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7-9页 |
1.4 论文的研究思路 | 第9-10页 |
1.5 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津冀区域联合机遇分析 | 第12-31页 |
2.1 比较利益及区位的概念 | 第12页 |
2.2 津冀经济现状分析 | 第12-26页 |
2.2.1 津冀概况 | 第12-14页 |
2.2.2 津冀比较优势分析 | 第14-15页 |
2.2.3 津冀产业结构分析 | 第15-22页 |
2.2.4 津冀经济联系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2.5 津冀经济水平测度 | 第23-26页 |
2.3 津冀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| 第26-29页 |
2.3.1 津冀合作的可能性 | 第26页 |
2.3.2 津冀合作的必要性 | 第26-27页 |
2.3.3 实证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津冀区域联合理论分析 | 第31-39页 |
3.1 引言 | 第31页 |
3.2 津冀联合技术扩散的耗散结构分析 | 第31-35页 |
3.2.1 理论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2.2 技术扩散与耗散结构的关系 | 第33-34页 |
3.2.3 实证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3 津冀区域联合的博弈分析 | 第35-38页 |
3.3.1 博弈与均衡的概念 | 第36页 |
3.3.2 博弈模型 | 第36页 |
3.3.3 津冀合作博弈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津冀区域联合决策分析 | 第39-54页 |
4.1 引言 | 第39页 |
4.2 津冀联合决策的层次分析 | 第39-45页 |
4.2.1 选择指标原则 | 第39-41页 |
4.2.2 实例分析 | 第41-45页 |
4.3 津冀联合技术转移协商决策分析 | 第45-53页 |
4.3.1 技术转移概述 | 第45-46页 |
4.3.2 技术转移方案协商分析 | 第46-49页 |
4.3.3 技术转移方案决策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3.4 实例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津冀区域联合对策分析 | 第54-58页 |
5.1 津冀区域联合障碍及经验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2 津冀区域联合的原则 | 第55-56页 |
5.3 津冀区域联合对策和建议 | 第56-58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1页 |
6.1 结论 | 第58-59页 |
6.2 展望 | 第59-6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1-62页 |
致 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