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8页 |
·概述 | 第13-14页 |
·固相萃取中的吸附材料 | 第14-20页 |
·树脂 | 第14-15页 |
·纤维类 | 第15-16页 |
·聚酰胺、泡沫塑料、萘 | 第16-17页 |
·硅胶、可控孔径玻璃 | 第17-18页 |
·生物富集剂 | 第18页 |
·无机吸附材料 | 第18-19页 |
·新型吸附材料 | 第19-20页 |
·吸附材料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| 第20-23页 |
·概述 | 第20-21页 |
·元素的价态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元素的游离态与结合态的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元素的无机态与有机态的分析 | 第23页 |
·纳米材料 | 第23-26页 |
·纳米材料简介 | 第23-24页 |
·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纳米材料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| 第25-26页 |
·本论文的立题思想 | 第26-28页 |
第2章 纳米碳纤维微柱分离富集 ICP-MS 测定Cr(Ⅲ)和 Cr(Ⅵ) | 第28-37页 |
·前言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9-30页 |
·仪器及主要工作条件 | 第29页 |
·试剂及标准溶液 | 第29-30页 |
·微柱的制备 | 第3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6页 |
·pH 值对 Cr(Ⅲ)和 Cr(Ⅵ)吸附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样品流速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洗脱剂浓度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洗脱剂体积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试样体积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Cr(Ⅵ)对 Cr(Ⅲ)吸附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共存离子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萃取柱寿命 | 第33-34页 |
·动态吸附容量 | 第34页 |
·检测限和精密度 | 第34页 |
·分析应用 | 第34-36页 |
·结论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纳米碳纤维对 Mn(Ⅱ)和 Mn(Ⅶ)的吸附性能研究 | 第37-46页 |
·前言 | 第37-3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8-39页 |
·仪器及主要工作条件 | 第38页 |
·试剂及标准溶液 | 第38-39页 |
·微柱的制备 | 第3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5页 |
·pH 对 Mn(Ⅱ)和 Mn(Ⅶ)吸附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·样品流速的影响 | 第41页 |
·洗脱剂浓度的影响 | 第41页 |
·洗脱剂体积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试样体积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共存离子的影响 | 第43页 |
·萃取柱寿命 | 第43页 |
·动态吸附容量 | 第43页 |
·检测限和精密度 | 第43-44页 |
·分析应用 | 第44-45页 |
·结论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纳米碳纤维微柱分离富集 ICP-MS测定 As(Ⅲ)和 As(Ⅴ) | 第46-54页 |
·前言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7-49页 |
·仪器及主要工作条件 | 第47页 |
·试剂及标准溶液 | 第47-48页 |
·微柱的制备 | 第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3页 |
·pH 值对 As(Ⅲ)和 As(Ⅴ)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49页 |
·样品流速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洗脱剂的选择 | 第50页 |
·试样体积的影响 | 第50页 |
·As(Ⅴ)对 As(Ⅲ)吸附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共存离子的影响 | 第51页 |
·萃取柱寿命 | 第51页 |
·动态吸附容量 | 第51页 |
·检测限和精密度 | 第51-52页 |
·分析应用 | 第52-53页 |
·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