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3-1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P2P 技术概述 | 第15-27页 |
·P2P 的发展历史 | 第15-17页 |
·P2P 的定义 | 第17-18页 |
·P2P 与C/S 的比较 | 第18-20页 |
·P2P 的特点 | 第20-22页 |
·P2P 的应用 | 第22-25页 |
·P2P 的关键技术 | 第25-2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P2P 网络模型 | 第27-52页 |
·非结构化网络模型 | 第28-35页 |
·集中式 | 第28-30页 |
·纯分布式 | 第30-32页 |
·混合式 | 第32-34页 |
·三种非结构化网络模型的性能比较 | 第34-35页 |
·结构化网络模型 | 第35-51页 |
·DHT | 第35-38页 |
·Chord | 第38-43页 |
·CAN | 第43-45页 |
·Pastry | 第45-48页 |
·Tapestry | 第48-50页 |
·四种结构化网络模型的对比 | 第50-5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基于CHORD 的层次式P2P 网络模型的设计 | 第52-78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52-54页 |
·总体设计思想及网络模型结构 | 第54-56页 |
·网络模型结构 | 第54-55页 |
·心跳协议 | 第55-56页 |
·上层网络 | 第56-61页 |
·超级节点 | 第57-59页 |
·上层网络的动态维护 | 第59-61页 |
·下层网络 | 第61-72页 |
·组的概念 | 第61-62页 |
·组的成员 | 第62-65页 |
·下层网络的动态维护 | 第65-72页 |
·整个网络的更新与维护 | 第72-74页 |
·组的成员调整 | 第72页 |
·组分裂 | 第72-73页 |
·组合并 | 第73-74页 |
·系统服务 | 第74-77页 |
·资源信息的发布服务 | 第74-75页 |
·资源信息的删除服务 | 第75页 |
·资源信息的查询服务 | 第75-7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五章 系统仿真和性能分析 | 第78-91页 |
·网络仿真技术 | 第78-79页 |
·仿真器的选择 | 第79页 |
·PLANETSIM 仿真系统 | 第79-82页 |
·路由层 | 第80-81页 |
·服务层 | 第81页 |
·应用层 | 第81-82页 |
·系统的仿真实现 | 第82-88页 |
·应用层 | 第82-84页 |
·覆盖网层 | 第84-86页 |
·网络层 | 第86-88页 |
·系统性能评价 | 第88-90页 |
·数据的存储代价 | 第88页 |
·搜索效率 | 第88页 |
·系统可扩展性 | 第88-9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总结 | 第91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4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