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5页 |
1 引言 | 第15-28页 |
·道路建设的基本特征 | 第15页 |
·道路建设的分布特征 | 第15页 |
·道路建设的工程特征 | 第15页 |
·道路建设的类型特征 | 第15页 |
·道路建设干扰作用下生态系统的变化 | 第15-22页 |
·道路建设的生态干扰作用 | 第15-16页 |
(1)道路建设的生态干扰尺度 | 第15-16页 |
(2)道路建设的生态干扰类型 | 第16页 |
·道路建设干扰下生态系统结构变化 | 第16-20页 |
(1)非生物组分变化 | 第17-18页 |
a 土壤因子变化 | 第17页 |
b 气候因子变化 | 第17-18页 |
(2)生物组分变化 | 第18-19页 |
a 个体变化 | 第18页 |
b 种群变化 | 第18-19页 |
c 对群落的影响 | 第19页 |
(3)生态系统结构变化 | 第19-20页 |
·公路建设干扰下生态系统功能变化 | 第20-22页 |
(1)物质循环功能变化 | 第20-21页 |
(2)能量流动功能变化 | 第21页 |
(3)信息传递功能变化 | 第21-22页 |
(4)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逆行演替 | 第22页 |
·道路建设干扰作用下景观格局的变化 | 第22-23页 |
·道路路域生态恢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3-2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道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6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6-28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4页 |
·试验地概况 | 第2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8-32页 |
·样地设置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外业调查采样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内业实验分析方法 | 第31页 |
·土壤重金属的测定方法 | 第31页 |
·土壤养分的测定方法 | 第31页 |
·沿海防护林的景观分类与制图 | 第31-32页 |
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重要值的测度 | 第32页 |
·群落内α多样性的测度 | 第32页 |
·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| 第32页 |
·物种丰富度的计算 | 第32页 |
·物种均匀度的计算 | 第32页 |
·群落间β多样性的测度 | 第32-33页 |
·二元属性数据的β多样性的计算 | 第32-33页 |
·数量数据的β多样性的计算 | 第33页 |
·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指数 | 第33页 |
·土壤综合质量肥力的测度 | 第33页 |
·景观格局指数的测度 | 第33-34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80页 |
·沿海道路建设对路域防护林林下气候因子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·各气候因子在垂直公路方向上的水平分异格局 | 第34-35页 |
·光照强度的水平格局 | 第34页 |
·空气温度的水平格局 | 第34-35页 |
·空气相对湿度的水平格局 | 第35页 |
·不同恢复措施下木麻黄基干林带林下气候因子的比较 | 第35-37页 |
·光照强度的比较 | 第35-36页 |
·空气温度的比较 | 第36页 |
·空气相对湿度的比较 | 第36-37页 |
·沿海道路建设对路域木麻黄生长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·沿海道路建设对木麻黄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| 第39-48页 |
·对木麻黄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组成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对木麻黄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| 第40-45页 |
·对灌木层重要值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对草本层重要值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
·对层外植物重要值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对木麻黄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| 第45-48页 |
·距公路不同距离梯度范围内木麻黄人工林林下植物的α多样性 | 第45-47页 |
·各距离梯度间木麻黄人工林林下植物的β多样性 | 第47-48页 |
·沿海道路建设对路域防护林林下土壤肥力的影响 | 第48-67页 |
·土壤肥力在垂直公路方向上的水平分异格局 | 第48-57页 |
·土壤全氮含量的水平格局 | 第48-49页 |
·土壤全磷含量的水平格局 | 第49-50页 |
·土壤全钾含量的水平格局 | 第50页 |
·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水平格局 | 第50-51页 |
·土壤水解性氮含量的水平格局 | 第51-52页 |
·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水平格局 | 第52-53页 |
·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水平格局 | 第53-54页 |
·土壤 PH 值的水平格局 | 第54页 |
·土壤容重的水平格局 | 第54-55页 |
·土壤孔隙度的水平格局 | 第55-56页 |
·土壤含水量的水平格局 | 第56-57页 |
·沿海道路路域不同恢复措施下木麻黄基干林带林下土壤肥力的比较 | 第57-64页 |
·土壤全氮含量的比较 | 第57-58页 |
·土壤全磷含量的比较 | 第58页 |
·土壤全钾含量的比较 | 第58-59页 |
·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比较 | 第59页 |
·土壤水解性氮含量的比较 | 第59-60页 |
·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比较 | 第60页 |
·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比较 | 第60-61页 |
·土壤 PH 值的比较 | 第61-62页 |
·土壤容重的比较 | 第62页 |
·土壤孔隙度的比较 | 第62-63页 |
·土壤含水量的比较 | 第63-64页 |
·沿海道路路域木麻黄防护林林下土壤综合肥力评价 | 第64-67页 |
·路域土壤肥力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及其权重系数的确定 | 第64-66页 |
·路域土壤综合肥力在垂直公路方向的水平分异格局 | 第66-67页 |
·不同恢复措施下路域基干林带林下土壤综合肥力的比较 | 第67页 |
·沿海道路建设对路域防护林林下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| 第67-75页 |
·土壤重金属在垂直公路方向上的水平分异格局 | 第67-72页 |
·公路内侧有林带和无林带路段路旁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水平格局 | 第67-69页 |
·有林带和无林带路段路旁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| 第69-71页 |
·有林带和无林带路段路旁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 | 第71-72页 |
·不同恢复措施下木麻黄基干林带林下土壤重金属分布的比较 | 第72-75页 |
·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比较 | 第72-73页 |
·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| 第73-75页 |
·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 | 第75页 |
·道路建设前后沿海防护林的景观格局分析 | 第75-80页 |
·道路建设前沿海防护林的景观格局 | 第75-76页 |
·道路建设过程沿海防护林的景观格局 | 第76-77页 |
·道路建设竣工后沿海防护林的景观格局 | 第77-78页 |
·道路建设前后各防护林类型斑块面积的变化 | 第78-79页 |
·道路建设前后各防护林类型斑块破碎化程度的变化 | 第79-80页 |
·道路建设前后各防护林类型斑块形状的变化 | 第80页 |
4 结论与讨论 | 第80-86页 |
·结论 | 第80-82页 |
·讨论和建议 | 第82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附录 | 第96-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