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7页 |
·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科技合作模式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| 第15-17页 |
·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7-30页 |
·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涵义 | 第17-19页 |
·合作的本质 | 第17页 |
·科技合作的科学内涵 | 第17-18页 |
·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涵义 | 第18-19页 |
·科技合作模式选择的相关理论 | 第19-22页 |
·科技合作模式选择标准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技术结构理论 | 第20-22页 |
·国际科技合作模式 | 第22-30页 |
·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模式 | 第22-24页 |
·科技合作的新型模式 | 第24-26页 |
·科技合作的主体(企业)动力分析 | 第26-30页 |
第三章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| 第30-43页 |
·科技合作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| 第30-31页 |
·国际科技合作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1-36页 |
·科技合作支撑环境的指标 | 第31-34页 |
·科技合作投入的指标 | 第34-35页 |
·科技合作产出的指标 | 第35页 |
·科技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指标 | 第35-36页 |
·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评价方法 | 第36-43页 |
·科技合作模式的主成分评价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熵值法 | 第39-43页 |
第四章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选择实证分析——以江苏省镇江市科技合作为例 | 第43-61页 |
·镇江市国际科技合作现状分析 | 第43-47页 |
·镇江市国际科技合作模式评价实证分析 | 第47-59页 |
·国际科技合作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7-49页 |
·评价指标数据处理 | 第49-52页 |
·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分析 | 第52-59页 |
·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实证分析结果评价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选择对策 | 第61-72页 |
·国际科技合作模式选择的原则 | 第61页 |
·国际科技合作模式选择对策 | 第61-67页 |
·重点推广以引进技术为内容,实现二次开发的合作模式 | 第62-63页 |
·大力推广以交流互访为内容,实现联合研发的合作模式 | 第63-64页 |
·积极引导以引进设备、核心部件为内容,实现产品产业化的合作模式 | 第64-66页 |
·着力培育更多的输出类型合作模式 | 第66-67页 |
·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建议 | 第67-72页 |
·坚持科技引进指导原则 | 第68页 |
·充分发挥园区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核心作用 | 第68-69页 |
·制定鼓励政策,增加国际科技合作的投入 | 第69页 |
·筹建国际科技合作中介机构,为企业国际科技合作保驾护航 | 第69-70页 |
·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| 第70-7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6-77页 |
附表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