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导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基础与适用环境 | 第10-23页 |
第一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基础 | 第10-17页 |
一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传统民法理论基础 | 第10-11页 |
二、信息披露与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| 第11-13页 |
三、上市公司的社会义务 | 第13-14页 |
四、有效资本市场理论 | 第14-17页 |
第二节 信息披露与两种证券监管模式 | 第17-23页 |
一、注册制监管模式 | 第17-19页 |
二、核准制监管模式 | 第19-20页 |
三、两种模式的融合及向注册制的逐步过渡 | 第20-21页 |
四、我国现行的证券发行监管模式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体系 | 第23-35页 |
第一节 证券发行信息披露制度 | 第23-24页 |
一、发行申请文件与招股说明书制度的信息披露体系 | 第23-24页 |
二、上市公告书制度的信息披露体系 | 第24页 |
第二节 持续性信息披露制度 | 第24-30页 |
一、定期报告制度及其披露要求 | 第25-29页 |
二、临时报告制度及其披露要求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| 第30-35页 |
一、刑事处罚 | 第31页 |
二、行政制裁 | 第31-33页 |
三、民事赔偿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我国现行信息披露制度下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 | 第35-58页 |
第一节 会计信息监管主体的机构混同和职能重叠 | 第35-39页 |
一、现行模式下会计信息监管机构及其职能划分上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7页 |
二、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| 第37-39页 |
第二节 上市公司的数字游戏与会计魔法 | 第39-47页 |
一、对现行会计准则易被利用的几个漏洞的分析 | 第39-43页 |
二、现实中的例证与分析 | 第43-45页 |
三、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| 第45-47页 |
第三节 市场的功利性诱使上市公司进行不实披露 | 第47-50页 |
一、目前体制和市场环境下易引发不实披露动机的几个问题 | 第47-49页 |
二、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| 第49-50页 |
第四节 处罚不力和赔偿责任不易落实 | 第50-58页 |
一、处罚不力导致信息披露不实蔓延的问题及建议 | 第50-52页 |
二、民事赔偿责任不易落实的问题及建议 | 第52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