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QDII的概念界定 | 第9页 |
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| 第11-15页 |
·国内QDII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QDII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内容及创新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主要内容 | 第15页 |
·本文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海外QDII制度实践及其经验借鉴 | 第16-20页 |
·海外QDII制度实践 | 第16-17页 |
·台湾QDII制度的实践 | 第16页 |
·韩国QDII制度的实践 | 第16-17页 |
·智利QDII制度的实践 | 第17页 |
·海外QDII制度实践的启示 | 第17-20页 |
·QDII的成功运行需依靠本国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 | 第18页 |
·QDII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| 第18页 |
·QDII成功运行需要可靠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 | 第18-19页 |
·QDII制度必须将准入制度放在重要位置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我国QDII的五种典型投资运作模式分析及研究基金系QDII的意义 | 第20-26页 |
·银行系QDII | 第20-21页 |
·基金系QDII | 第21-22页 |
·券商系QDII | 第22页 |
·保险系QDII | 第22-23页 |
·信托系QDII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基金系QDII的意义 | 第24-26页 |
第4章 我国基金系QDII业务的运行机制及其缺陷 | 第26-39页 |
·投资者的资格认定 | 第26-27页 |
·基金系QDII资金进出的监管 | 第27-28页 |
·基金系QDII业务可投资的证券品种和比例限制 | 第28-29页 |
·中国证监会对基金公司境外投资证券的品种的规定 | 第28-29页 |
·中国证监会对基金公司境外投资证券的比例规定 | 第29页 |
·基金系QDII产品分析 | 第29-35页 |
·基金系QDII的发行情况 | 第30页 |
·基金系QDII的投资目标 | 第30-31页 |
·基金系QDII的投资收益 | 第31-34页 |
·基金系QDII的业绩比较基准 | 第34-35页 |
·基金系QDII运行机制的缺陷及建议 | 第35-39页 |
·基金系QDII运行机制的缺陷 | 第35-37页 |
·基金系QDII运行机制的建议 | 第37-39页 |
第5章 我国基金系QDII投资配置优化分析 | 第39-56页 |
·基金系QDII的收益—风险分析 | 第39-46页 |
·模型简介 | 第39-40页 |
·样本的选取 | 第40-41页 |
·不考虑分散风险的基金系QDII收益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考虑分散风险的基金系QDII收益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基金系QDII风险的实证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对我国基金系QDII投资配置的分析 | 第46-56页 |
·VaR约束下证券投资组合最优化选择模型的求解 | 第46-50页 |
·运用风险-收益模型对我国基金系QDII在海外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 | 第50-56页 |
第6章 我国基金系QDII最优投资配置的建议 | 第56-60页 |
·对基金系QDII投资配置的分析 | 第56页 |
·对香港市场的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对新兴市场的分析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6-67页 |
附录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