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学龄前儿童教育趋势的幼儿园建筑设计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·课题的缘起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对象及范围 | 第10-11页 |
| ·学龄前儿童 | 第10页 |
| ·学龄前儿童教学理念 | 第10-11页 |
| ·幼儿园建筑 | 第11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的方法 | 第12页 |
| ·小结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学龄前儿童教育学、心理学理论及其影响 | 第13-29页 |
| ·相关教育理论 | 第13-20页 |
| ·学龄前儿童教育发展史 | 第13-15页 |
| ·近现代学龄前儿童教育理论的发展 | 第15-19页 |
| ·我国学龄前教育的新趋势 | 第19-20页 |
| ·儿童心理学 | 第20-25页 |
| ·皮亚杰的认知论 | 第21-22页 |
| ·维果斯基的社会认知发展论 | 第22-23页 |
| ·学龄前儿童心里发展特点 | 第23-25页 |
| ·对幼儿园建筑的影响 | 第25-28页 |
| ·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幼儿园建筑概念及现状分析 | 第29-37页 |
| ·幼儿园的基本概念 | 第29-31页 |
| ·幼儿园的定义 | 第29页 |
| ·幼儿园的任务 | 第29页 |
| ·幼儿园的分类 | 第29-30页 |
| ·幼儿园的规模 | 第30-31页 |
| ·幼儿园建筑的现状分析 | 第31-36页 |
| ·班级活动单元的问题 | 第31-33页 |
| ·普遍缺少多功能用房 | 第33页 |
| ·缺少幼儿交往空间 | 第33页 |
| ·缺少亲子活动空间 | 第33-34页 |
| ·儿童主体性未得到体现 | 第34页 |
| ·室外活动空间的缺陷 | 第34-36页 |
| ·建筑环境的不安全性 | 第36页 |
| 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四章 学龄前教育及心理学内容对幼儿园建筑的影响 | 第37-81页 |
| ·幼儿园室内活动空间设计 | 第37-44页 |
| ·幼儿园活动单元组合方式的新趋势 | 第37-38页 |
| ·多组式单元平面形式 | 第38页 |
| ·活动单元的复合空间设计 | 第38-41页 |
| ·幼儿园常用的角落 | 第41-42页 |
| ·设计实例 | 第42-44页 |
| ·幼儿园交往空间 | 第44-48页 |
| ·儿童交往空间 | 第44-46页 |
| ·亲子空间 | 第46-47页 |
| ·多功能区域 | 第47-48页 |
| ·对尺度的重新审视 | 第48-52页 |
| ·儿童的心理尺度 | 第49-50页 |
| ·设计实例 | 第50-52页 |
| ·符合儿童心理的室外环境设计 | 第52-57页 |
| ·适宜的室外环境 | 第52-54页 |
| ·设计实例 | 第54-57页 |
| ·空间的趣味性 | 第57-64页 |
| ·趣味性的营造 | 第58-59页 |
| ·设计实例 | 第59-64页 |
| ·色彩设计 | 第64-70页 |
| ·适合儿童认知的色彩 | 第64页 |
| ·色彩设计原则 | 第64-65页 |
| ·设计实例 | 第65-70页 |
| ·幼儿园与社区 | 第70-76页 |
| ·幼儿园改建 | 第76-80页 |
| ·小结 | 第80-81页 |
| 后记 | 第81-8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