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--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--企业法、公司法论文

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制度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引言第10-12页
1 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制度基本问题第12-25页
   ·与双重代表诉讼相关的主要基础概念第12-14页
     ·股东代表诉讼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母子公司第13页
     ·股份交换第13-14页
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的法律界定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的概念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和普通代表诉讼辨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和多重代表诉讼辨第16-17页
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的理论基础第17-18页
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的存在价值第18-22页
     ·提起双重代表诉讼的现实理由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否认说及评析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独立理论价值第21-22页
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的适用情形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全资母子公司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公司之间股份交换第23-25页
2 美国判例法上的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制度第25-42页
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的萌芽和确立第25-29页
  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的萌芽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的确立第27-29页
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的理论发展第29-34页
     ·刺穿公司面纱理论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受托人理论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共同控制理论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代理理论第33页
     ·特定履行理论第33页
     ·最终损害理论第33-34页
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的特殊程序制度设计第34-42页
     ·当事人制度第34-39页
     ·诉前请求程序第39-41页
     ·诉讼费用担保制度第41-42页
3 美国法之外的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制度第42-49页
   ·日本公司法学说及法制现代化第42-46页
     ·三井矿山案及评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兴业银行案及评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双重代表诉讼的其他有关问题第46页
   ·韩国公司法修改第46-47页
   ·我国台湾地区学说第47-49页
4 构建我国的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制度第49-63页
   ·现实需求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公司间相互持股与关联交易第49页
     ·上市公司“一股独大”第49-50页
     ·股份交换和股份移转第50页
   ·法制基础第50-51页
   ·原则问题第51-53页
     ·关于理论基础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关于对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关于指导思想第53页
   ·诉讼当事人第53-59页
     ·公司诉讼地位第53-55页
     ·原告诉讼资格第55-57页
     ·被告范围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其他股东诉讼地位第58-59页
   ·诉前请求程序第59-60页
   ·其他程序制度第60-63页
     ·诉讼费用担保第60页
     ·诉讼结果归属第60-61页
     ·原告费用补偿第61页
     ·案件管辖及诉讼费第61-63页
5 结论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9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69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异议股东评估权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
下一篇:网上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研究--以网上著作权侵权为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