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7页 |
第一章 概述 | 第7-20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| 第7-10页 |
第二节 收入收敛、发散文献回顾 | 第10-16页 |
第三节 论文的主旨及框架 | 第16-20页 |
第二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特征 | 第20-38页 |
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| 第20-26页 |
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| 第26-30页 |
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| 第30-38页 |
第三章 收入收敛和发散理论概述 | 第38-59页 |
第一节 Solow 增长模型的假设及结论 | 第38-44页 |
第二节 收入收敛理论 | 第44-46页 |
第三节 内生增长模型的基本理论 | 第46-56页 |
第四节 收入发散理论 | 第56-59页 |
第四章 我国省际收入的敛散性检验 | 第59-81页 |
第一节 收入敛散性检验的经验推导 | 第59-61页 |
第二节 收入敛散性检验的方法 | 第61-67页 |
第三节 四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| 第67-72页 |
第四节 基于面板单位根方法的我国省际收入敛散性检验 | 第72-81页 |
第五章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及检验 | 第81-91页 |
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集约性和粗放性 | 第81-83页 |
第二节 基于增长核算的方差分析 | 第83-86页 |
第三节 要素份额的估计 | 第86-89页 |
第四节 经验分析及解释 | 第89-91页 |
第六章 生产率测度及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 | 第91-111页 |
第一节 非参数生产率测度方法 | 第91-99页 |
第二节 我国区域生产率、技术效率、技术进步的测度 | 第99-102页 |
第三节 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 | 第102-107页 |
第四节 我国区域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及检验 | 第107-111页 |
第七章 贸易溢出效应与我国省际收入发散的分析及检验 | 第111-136页 |
第一节 我国贸易自由化的演变过程 | 第111-118页 |
第二节 国际贸易影响地区经济收敛的理论分析 | 第118-123页 |
第三节 含有贸易溢出效应的生产函数的提出 | 第123-126页 |
第四节 贸易对地区收入发散影响的面板协整分析 | 第126-136页 |
结论 | 第136-1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0-149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| 第149-150页 |
后记 | 第150-151页 |
论文摘要(中文) | 第151-155页 |
论文摘要(英文) | 第155-1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