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一章 综述 | 第13-31页 |
·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| 第13-15页 |
·城市化概念 | 第13-14页 |
·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 | 第14-15页 |
·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·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·环境敏感区 | 第18-20页 |
·国内外环境敏感区理论的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·环境敏感区的内涵 | 第19页 |
·环境敏感区的外延 | 第19-20页 |
·生态敏感区 | 第20-22页 |
·生态敏感区的内涵 | 第20-21页 |
·生态敏感区的外延 | 第21页 |
·广义生态敏感区 | 第21页 |
·广义生态敏感区的类型 | 第21-22页 |
·近年来国内生态敏感区的研究进展 | 第22页 |
·城市生态化评价方法 | 第22-27页 |
·指标量化 | 第22-24页 |
·综合评价 | 第24-26页 |
·耦合协调评价 | 第26-27页 |
·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| 第27-28页 |
·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28-3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8-2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青浦区区域概况 | 第31-40页 |
·社会概况 | 第31-32页 |
·经济概况 | 第32页 |
·水环境概况 | 第32-36页 |
·河网水系概况 | 第32-33页 |
·水质概况 | 第33-34页 |
·水环境污染概况 | 第34-35页 |
·目前青浦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5-36页 |
·大气环境概况 | 第36-37页 |
·生态环境概况 | 第37-40页 |
·绿化概况 | 第37-39页 |
·土壤 | 第39页 |
·生物多样性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青浦区生态敏感区划 | 第40-73页 |
·生态敏感性概念确立 | 第40-41页 |
·敏感区划流程 | 第41-42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42-43页 |
·生态敏感性指标值的获取 | 第43页 |
·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| 第43-48页 |
·确定评价指标集(步骤1) | 第44页 |
·评价指标标准V(步骤2) | 第44-46页 |
·确定指标权重集W(步骤3) | 第46-48页 |
·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与GIS的耦合 | 第48-50页 |
·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与GIS耦合韵内容 | 第48-49页 |
·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数据的特征 | 第49页 |
·生态敏感性空间数据库的类型 | 第49-50页 |
·土地利用 | 第50-54页 |
·土地利用概况 | 第50页 |
·土地利用方式 | 第50-52页 |
·空间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建成区绿化概况 | 第53-54页 |
·生态敏感性单因子评价 | 第54-60页 |
·自然因子评价 | 第54-57页 |
·生活(人为)因子评价 | 第57-58页 |
·社会环境因子评价 | 第58-60页 |
·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及划分 | 第60-62页 |
·自然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及划分 | 第60-61页 |
·生活(人为)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及划分 | 第61页 |
·社会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及划分 | 第61-62页 |
·生态敏感区保护 | 第62-72页 |
·生态敏感区保护对象类型 | 第62-63页 |
·保护建设指导思想 | 第63-64页 |
·自然资源型生态建设和保护 | 第64-65页 |
·环境改善型生态建设 | 第65-66页 |
·资源储备型生态建设 | 第66页 |
·灾害风险型生态建设 | 第66-67页 |
·用地控制型生态建设 | 第67页 |
·污染影响型生态建设 | 第67-69页 |
·自然与人文保护型生态建设 | 第69-72页 |
·敏感区划研究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四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| 第73-104页 |
·概述 | 第73-74页 |
·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若干理论 | 第74-81页 |
·耦合裂变律 | 第75-76页 |
·非线性协同律 | 第76-78页 |
·阈值律 | 第78-81页 |
·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 | 第81-87页 |
·驱动要素及响应指标 | 第81页 |
·耦合协调度 | 第81-83页 |
·响应指标体系 | 第83-86页 |
·关联度矩阵 | 第86-87页 |
·青浦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联耦合分析 | 第87-95页 |
·响应指标值和关联系数矩阵 | 第87-88页 |
·关联耦合度 | 第88-94页 |
·关联耦合度的时序性 | 第94-95页 |
·青浦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| 第95-101页 |
·指标上下限值确定 | 第95-97页 |
·驱动功效系数 | 第97页 |
·耦合协调度及其时序性 | 第97-98页 |
·关联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关系 | 第98-101页 |
·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思路 | 第101-103页 |
·耦合分析小结 | 第103-104页 |
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104-105页 |
·结论 | 第104页 |
·展望 | 第104-1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0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技成果 | 第109-111页 |
致谢 | 第111-112页 |
附图 | 第112-126页 |
附图1 青浦区行政区划图 | 第113页 |
附图2 青浦区水环境概况图 | 第113-114页 |
附图3 青浦区四类生态空间分布图 | 第114页 |
附图4 青浦区2004年城镇绿地概况图 | 第114-115页 |
附图5 青浦区地形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15页 |
附图6 青浦区地质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15-116页 |
附图7 青浦区地貌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16页 |
附图8 青浦区土壤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16-117页 |
附图9 青浦区降水量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17页 |
附图10 青浦区植被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17-118页 |
附图11 青浦区地表水系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18页 |
附图12 青浦区地下潜水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18-119页 |
附图13 青浦区洪涝灾害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19页 |
附图14 青浦区地表水水质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19-120页 |
附图15 青浦区地下水水质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20页 |
附图16 青浦区大气降尘(2004)污染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20-121页 |
附图17 青浦区土地利用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21页 |
附图18 青浦区黄浦江上游水源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21-122页 |
附图19 青浦区大气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22页 |
附图20 青浦区保护区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22-123页 |
附图21 青浦区文化遗址敏感性分析图 | 第123页 |
附图22 青浦区自然环境敏感性分布图 | 第123-124页 |
附图23 青浦区自然环境敏感性等级分布图 | 第124页 |
附图24 青浦区生活环境敏感性分布图 | 第124-125页 |
附图25 青浦区生活环境敏感性等级分布图 | 第125页 |
附图26 青浦区社会环境敏感性分布图 | 第125-126页 |
附图27 青浦区社会环境敏感性等级分布图 | 第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