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论文--软件工程论文

邮证通系统的研究与实现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0页
   ·“邮证通”业务处理系统现状第8页
     ·“邮证通”业务在国内邮政系统的应用现状第8页
     ·国外同类系统的应用现状第8页
   ·系统开发的背景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·“邮证通”业务系统开发的背景第8页
     ·“邮证通”业务系统开发的意义第8-9页
   ·本文结构第9-10页
第二章 “邮证通”业务处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第10-18页
   ·需求分析第10页
     ·总体需求第10页
     ·业务需求第10页
   ·功能要求第10-15页
     ·总体要求第10-11页
     ·设计要求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系统逻辑结构第12-13页
     ·“邮证通”全国大集中处理中心第13-14页
     ·“邮证通”省、地市转发中心第14-15页
   ·主要业务功能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柜台部分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电话委托部分第16页
     ·日终清算第16-17页
   ·小结第17-18页
第三章 “邮证通”业务处理系统设计第18-28页
   ·系统设计的原则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应用软件设计原则第18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设计原则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软件平台选型基本要求第19页
   ·系统架构设计第19-25页
     ·总体结构第19-21页
     ·业务处理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软件系统架构第22页
     ·软件模块功能设计第22-23页
     ·“邮证通”业务流程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应用分布第24-25页
   ·网络架构设计第25-27页
     ·“邮证通”业务处理系统网络结构图第25-26页
     ·“邮证通”业务处理系统网络结构图描述第26页
     ·系统信息流向图第26-27页
   ·数据库设计第27页
   ·小结第27-28页
第四章 “邮证通”软件设计及研究第28-40页
   ·软件系统逻辑结构第28-29页
   ·系统业务处理流程第29-35页
     ·邮政端业务处理流程第29-35页
     ·证券端业务处理流程第35页
   ·应用系统组成第35-38页
     ·应用系统结构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第37-38页
   ·与其他系统的关系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与证券商的逻辑关系第38页
     ·与邮政电子平台的关系第38页
     ·与综合网的关系第38-39页
   ·小结第39-40页
第五章 关键技术和安全性策略第40-46页
   ·系统中采用的关键技术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双机互备与镜相同步方式第40页
     ·双机自主和负载均衡第40页
     ·采用消息中间件和平台整合技术第40-42页
     ·业务流程管理和工作流技术第42页
   ·系统的安全性策略第42-45页
     ·链路层安全解决方案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应用层解决方案第44页
     ·安全管理制度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安全评估和安全监控第45页
   ·小结第45-46页
第六章 系统实现第46-76页
   ·开发平台及实现方式第46-48页
     ·系统功能模块第46页
     ·各子系统的实现第46-48页
   ·系统接口的实现第48-54页
     ·主机接口第48-52页
     ·券商接口设计第52-53页
     ·通信接口处理模块设计第53-54页
   ·业务层的实现第54-68页
     ·批处理交易第54-57页
     ·联机交易第57-68页
   ·账务处理的实现第68-69页
   ·双向交易方式的实现第69-71页
   ·系统配置方案第71-75页
     ·配置原则第71-73页
     ·软、硬件配置分析第73-75页
     ·网络分析第75页
   ·小结第75-76页
第七章 结束语第76-80页
   ·总结第76页
   ·展望与设想第76-80页
     ·经济效益第76-79页
     ·社会效益第79-80页
致谢第80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3页
附录A 术语第83-85页
附录B 账务表结构设计第85-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轻量级J2EE的Web电子邮件系统的实现
下一篇:垂直搜索引擎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