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多约束QoS组播路由优化与仿真

摘要第1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16页
   ·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·论文组织框架第14-16页
第二章 网络的QoS第16-22页
   ·QoS的应用需求第16-17页
   ·QoS的概念第17-18页
   ·QoS的发展第18-19页
   ·IETF的QoS定义第19-21页
   ·QoS的体系结构第2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三章 网络的组播第22-27页
   ·组播技术第22页
   ·组播路由算法第22-25页
   ·组播路由协议第2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5-27页
第四章 QoS组播路由问题与解决方法第27-38页
   ·QoS组播路由第27-30页
     ·加权图模型第27页
     ·QoS度量特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状态信息第28-29页
     ·QoS路由基本问题第29-30页
     ·QoS组播路由问题第30页
   ·QoS路由策略第30-34页
     ·源路由策略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分布式路由策略第32页
     ·层次路由策略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三种路由策略的比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第33-34页
   ·QoS组播路由算法研究综述第34-37页
     ·源路由策略下的QoS组播路由算法第34页
     ·分布式策略下的QoS组播路由算法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未来的工作第36-3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五章 蚁群算法第38-42页
   ·蚁群算法的原理第38-39页
   ·蚁群算法的发展第39-40页
   ·蚁群算法的应用第40-4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六章 带方向因子的蚁群算法解Ad Hoc网络组播路由问题第42-76页
   ·背景介绍第42-43页
   ·提出方向因子的原因第43-45页
     ·Ad Hoc网络的特点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蚁群算法的缺点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方向因子的提出第45页
   ·方向因子第45-48页
     ·方向因子的描述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方向因子应该具备的特点第46页
     ·方向因子的候选函数第46-48页
   ·角度θ的精确定义和计算获取第48-52页
     ·现实Ad Hoc网络应用环境下θ的定义和获取第48-50页
     ·仿真环境下θ的定义和获取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小跨度球面拓扑上θ值的近似计算第51-52页
   ·带方向因子的改进蚁群组播算法第52-57页
     ·改进蚁群算法的基本操作第53-55页
     ·改进蚁群算法步骤描述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算法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·仿真实验第57-75页
     ·仿真实验平台第57页
     ·拓扑生成第57-58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及数据分析第58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七章 基于树的蚁群组播路由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第76-91页
   ·基于树的蚁群算法第76-86页
     ·新算法的思想第76-77页
     ·新算法的基本操作第77-79页
     ·新算法步骤描述第79页
     ·算法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第80-86页
   ·基于树的蚁群算法的改进算法第86-90页
     ·改进的原因第86页
     ·具体的改进措施第86-88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第88-9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0-91页
第八章 总结和展望第91-94页
   ·总结第91-92页
   ·展望第92-94页
参考文献第94-100页
致谢第100-10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第101-102页
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第102-103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XML的新型PKI系统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聚合组播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