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用YD型电选机对粉煤灰脱炭的试验研究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·前言 | 第10页 |
·粉煤灰的产生及危害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粉煤灰利用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粉煤灰利用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的新进展及应用 | 第13-15页 |
·粉煤灰特性研究的进展 | 第13页 |
·粉煤灰微珠分选实践与综合利用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粉煤灰在建筑和建材工业方面的应用 | 第14页 |
·从粉煤灰中提取工业原料 | 第14页 |
·粉煤灰农业方面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·粉煤灰在环境方面的应用,以废治废 | 第15页 |
·粉煤灰脱炭技术 | 第15-18页 |
·粉煤灰浮选脱炭法 | 第16-17页 |
·粉煤灰电选脱炭法 | 第17-18页 |
·小结 | 第18页 |
·本研究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18-21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仪器设备、试验样品及研究方法 | 第21-27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21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简介 | 第21-24页 |
·电选机及其电选原理 | 第21-24页 |
·烧失量测定设备及方法的简介 | 第24页 |
·试验样品的制备 | 第24-25页 |
·试验方案的制定 | 第25-27页 |
·粉煤灰电分离脱炭效果的评定指标 | 第25页 |
·试验设计方案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粉煤灰性质的研究 | 第27-30页 |
·分析试样的制备 | 第27页 |
·试样的粒度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试样的多元素化学分析 | 第28页 |
·试样的形态 | 第28-29页 |
·试样的矿物组成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电力分选的作用机理 | 第30-34页 |
·矿物在复合电场中的荷电过程 | 第30-31页 |
·粉尘粒子在复合电场中的荷电机理 | 第31-34页 |
·剩余电荷分选理论 | 第31-32页 |
·稳态荷电分选理论 | 第32-34页 |
第5章 粉煤灰电选条件试验研究 | 第34-48页 |
·电压对粉煤灰电选脱炭效果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·试验条件 | 第34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极板间距对粉煤灰脱炭效果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·试验条件 | 第36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分选圆筒转速对粉煤灰脱炭效果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试验条件 | 第38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产品分隔板位置对粉煤灰脱炭效果的影响 | 第40页 |
·试验条件 | 第40页 |
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0页 |
·分选圆筒表面温度对粉煤灰脱炭效果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试验条件 | 第41页 |
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1页 |
·入选物料温度对粉煤灰脱炭效果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试验条件 | 第41-42页 |
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正交试验 | 第43-47页 |
·制定因素水平表 | 第44页 |
·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7页 |
·检查试验 | 第47-48页 |
第6章 尾灰再选的试验研究 | 第48-60页 |
·试样的制备 | 第48页 |
·尾灰再选条件试验 | 第48-56页 |
·电压对尾灰电选脱炭效果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·极板间距对粉煤灰电选脱炭效果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圆筒转速对粉煤灰电选脱炭效果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·产品分隔板位置对粉煤灰脱炭效果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分选圆筒表面温度对粉煤灰脱炭效果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·入选物料温度对粉煤灰脱炭效果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·尾灰再选正交试验 | 第56-59页 |
·检查试验 | 第59-60页 |
第7章 粉煤灰电选全流程试验 | 第60-63页 |
第8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63-65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63-64页 |
·建议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
附录 | 第67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