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、中英文缩写对照 | 第1-6页 |
| 二、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| 三、英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| 四、论文正文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~(125)I粒子植入引发放射性脊髓炎的应用基础研究 | 第10-58页 |
| 前言 | 第10-12页 |
| 材料和仪器 | 第12-15页 |
| 1. 实验材料 | 第12-14页 |
| 2. 实验仪器 | 第14-15页 |
| 方法 | 第15-26页 |
| 1. 椎体取材及检测 | 第15-17页 |
| 2. ~(125)I粒沂表血活度复检 | 第17-18页 |
| 3. ~(125)I粒子椎体内植入实验模型的建立 | 第18-24页 |
| 4. 骨水泥对粒子放射剂量率的影响实验 | 第24-25页 |
| 5. 统计学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结果 | 第26-34页 |
| 1. 椎体取材及检测 | 第26-28页 |
| 2. ~(125)I粒子表观放射活度复检 | 第28-29页 |
| 3. ~(125)I粒子椎体内植入实验模型的建立 | 第29页 |
| 4. 各实验组表观放射活度、照射剂量率和脊髓表面6个半衰期照射剂量(D_((6T_(1/2)))) 检测结果 | 第29-32页 |
| 5. 骨水泥模型组及松质骨模型组表观放射活度及照射剂量率检测结果: | 第32-34页 |
| 讨论 | 第34-50页 |
| 1 脊柱转移瘤概况 | 第34页 |
| 2 ~(125)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概述 | 第34-37页 |
| 3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肿瘤治疗中应用概述 | 第37-40页 |
| 4 PVP联合~(125)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肿瘤的可能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5 放射性脊髓炎概述 | 第41-43页 |
| 6 本实验研究中相关问题的讨论 | 第43-50页 |
| ·实验椎体的选择与骨密度检测 | 第43-44页 |
| ·TPS系统在~(125)I粒子组织间种植近距离放疗中的应用和改进 | 第44-46页 |
| ·椎体的几何数据检测及意义 | 第46页 |
| ·实验模型的确定和理论推算论证 | 第46-47页 |
| ·骨水泥对粒子照射的影响 | 第47页 |
| ·PVP联合~(125)I粒子植入引发放射线脊髓炎的可能性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·实验观察期的确定 | 第48页 |
| ·对本实验模型的再次评估 | 第48-50页 |
| 结论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8页 |
| 五、文献综述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~(125)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 | 第58-65页 |
| 六、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5-66页 |
| 七、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