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Pro/E二次开发的冲裁模辅助设计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·模具工业的发展概况 | 第9-12页 |
·模具技术的发展现状 | 第9-10页 |
·模具CAD的发展概况 | 第10页 |
·模具CAD的发展趋势 | 第10-12页 |
·Pro/E在模具行业的应用概述 | 第12-14页 |
·冲裁模CAD研究概况 | 第14-16页 |
·国外冲裁模CAD研究概况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冲裁模CAD研究概况 | 第15-16页 |
·课题背景、意义和内容 | 第16-20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6-17页 |
·课题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Pro/E二次开发技术简介 | 第20-34页 |
·Pro/E软件技术特点概述 | 第20-21页 |
·Pro/E二次开发工具概述 | 第21-23页 |
·Pro/TOOLKIT的特点概述 | 第23-25页 |
·Pro/TOOLKIT的工作模式 | 第25-26页 |
·用VC.NET二次开发Pro/E | 第26-29页 |
·数据库在Pro/E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| 第29-32页 |
·二次开发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| 第32-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冲裁模辅助设计系统设计 | 第34-41页 |
·冲裁模设计流程及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PDAD系统需求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PDAD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| 第37-40页 |
·设计计算模块 | 第37-38页 |
·冲裁模标准件库模块 | 第38-40页 |
·装配设计模块 | 第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PDAD系统的开发技术及实现 | 第41-66页 |
·PDAD系统的开发技术 | 第41-46页 |
·参数化建模技术 | 第41-42页 |
·工程数据库技术 | 第42-43页 |
·菜单栏创建技术 | 第43-45页 |
·Pro/TOOLKIT程序和Pro/E交互技术 | 第45-46页 |
·PDAD系统菜单设计及实现 | 第46-48页 |
·计算功能设计及实现 | 第48-54页 |
·基本计算功能结构 | 第48-49页 |
·基本计算功能实现 | 第49-53页 |
·凹凸模刃口尺寸计算功能及实现 | 第53-54页 |
·冲裁模标准件库设计及实现 | 第54-61页 |
·标准件库功能结构 | 第55页 |
·标准件库功能实现 | 第55-61页 |
·PDAD系统操作实例 | 第61-65页 |
·冲裁力计算实例 | 第61-63页 |
·刃口尺寸计算实例 | 第63页 |
·冲裁模标准件生成实例 | 第63-65页 |
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五章 冲裁模装配及零件CAM | 第66-76页 |
·装配功能设计及实现 | 第66-68页 |
·装配实例 | 第68-72页 |
·车轮轮辐简述 | 第68-69页 |
·"车轮轮辐手孔"冲裁模零件设计 | 第69-72页 |
·"车轮轮辐手孔"冲裁模装配设计 | 第72页 |
·典型零件的CAM | 第72-75页 |
·Pro/NC加工流程 | 第73-74页 |
·"车轮轮辐手孔"凹模CAM | 第74-75页 |
·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6-80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76-77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77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3页 |
附录A —标准件参数显示函数 | 第83-85页 |
附录B —标准件参数查询函数 | 第85-86页 |
附录C —标准件参数设定函数 | 第86-87页 |
附录D —标准件数控加工程序 | 第87-90页 |
附录E —文中缩略词索引 | 第90-91页 |
附录F —攻读学位其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