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一章 绪言 | 第7-10页 |
| ·引言 | 第7页 |
| ·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 | 第7-8页 |
| ·Turbo码在小波包多载波系统中的仿真 | 第8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8-10页 |
| 第二章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(WPT-MCM)结构 | 第10-19页 |
| ·小波与小波包理论 | 第10-12页 |
| ·小波变换 | 第10页 |
| ·小波函数 | 第10-11页 |
| ·小波包函数与小波包变换 | 第11-12页 |
| ·多载波调制技术 | 第12-15页 |
| ·多载波调制的优点 | 第12-14页 |
| ·多载波调制原理 | 第14-15页 |
| ·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(WPT-MCM)结构 | 第15-19页 |
| ·小波包调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| 第15-16页 |
| ·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结构 | 第16-19页 |
| 第三章 Turbo编译码原理 | 第19-33页 |
| ·Turbo码简介 | 第19-21页 |
| ·Turbo码的产生 | 第19-20页 |
| ·Turbo码的发展现状 | 第20-21页 |
| ·Turbo码编码原理 | 第21-26页 |
| ·编码器结构 | 第21-23页 |
| ·卷积编码器 | 第23-26页 |
| ·删余器 | 第26页 |
| ·Turbo码译码原理 | 第26-30页 |
| ·译码器结构 | 第26-27页 |
| ·译码算法 | 第27-30页 |
| ·Turbo编译码中的交织器 | 第30-33页 |
| 第四章 Turbo编译码在小波包多载波系统下的仿真 | 第33-48页 |
| ·整体仿真方案 | 第33页 |
| ·Turbo码编码方案 | 第33-38页 |
| ·产生信号 | 第34页 |
| ·RSC模块实现 | 第34-35页 |
| ·交织模块实现 | 第35-37页 |
| ·删余和复接模块实现 | 第37-38页 |
| ·小波包调制与解调 | 第38-40页 |
| ·Turbo码译码方案 | 第40-43页 |
| ·译码过程 | 第40-42页 |
| ·基于SOVA算法的子译码器 | 第42-43页 |
| ·Turbo码纠错性能分析 | 第43-48页 |
| ·Turbo编译码误码率仿真结果 | 第43-44页 |
| ·Log-MAP和SOVA译码算法的纠错性能比较 | 第44-45页 |
| ·交织长度对Turbo码译码性能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Turbo码与RS码误码性能比较 | 第46-48页 |
| 第五章 RS码与Turbo码级联方案 | 第48-54页 |
| ·RS编译码原理 | 第48-50页 |
| ·RS码与Turbo码级联方案 | 第50-54页 |
| ·RS码与Turbo码串行级联编码 | 第50-51页 |
| ·RS码与Turbo码串行级联译码 | 第51-54页 |
| 结束语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