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前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29页 |
·燃料电池概述 | 第8-11页 |
·燃料电池原理 | 第8页 |
·燃料电池发展历史 | 第8-9页 |
·燃料电池的特点 | 第9页 |
·燃料电池的分类 | 第9-11页 |
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| 第11-14页 |
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结构设计 | 第14-16页 |
·管式SOFC | 第14-15页 |
·平板式SOFC | 第15-16页 |
·瓦楞式SOFC | 第16页 |
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| 第16-19页 |
·阴极材料 | 第17页 |
·阳极材料 | 第17页 |
·连接体材料 | 第17-18页 |
·密封材料 | 第18-19页 |
·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现状及关键材料电解质研究进展 | 第19-27页 |
·氧离子传导型SOFC 的电解质材料 | 第20-22页 |
·质子传导型SOFC的电解质材料 | 第22-24页 |
·无机盐-氧化物复合物(SOC)电解质 | 第24-25页 |
·质子-氧离子共传导电解质 | 第25-27页 |
·本论文研究出发点和意义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纳米级陶瓷粉体及其复合物的制备 | 第29-45页 |
·引言 | 第29-31页 |
·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Ce_(0.8)Sm_(0.2)O_(1.9)-碳酸盐复合电解质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1-35页 |
·实验原料,仪器,试剂 | 第31-32页 |
·材料表征方法测试装置及实验设备 | 第32-33页 |
·粉体制备 | 第33-34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5页 |
·碳酸钠/金属摩尔与氧气量的理论计算 | 第35页 |
·pH值对SDC粉体的物相影响 | 第35-38页 |
·经后处理的纳米级粉碎效果 | 第38-39页 |
·烧结体的微结构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不同条件下相对密度的测量 | 第40-41页 |
·Ce_(0.8)Sm_(0.2)O_(1.9)-碳酸盐复合电解质研究 | 第41-45页 |
第三章 基于SDC-(Li/Na)_2CO_3电解质燃料电池的性能 | 第45-51页 |
·引言 | 第4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5-47页 |
·实验仪器及原料 | 第45-46页 |
·单电池的制备 | 第46页 |
·测试装置和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1页 |
·电解质支撑的高性能燃料电池性能表征 | 第47-49页 |
·薄膜电池性能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复合电解质电导率及多离子体系中的传输性能研究 | 第51-62页 |
·引言 | 第5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1-54页 |
·实验仪器及原料 | 第51-52页 |
·测试装置 | 第52页 |
·样品制备 | 第52-53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53-5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4-62页 |
·交流电导率特性 | 第54-55页 |
·燃料电池测试表征电导率 | 第55-56页 |
·Wager极化测直流电导率 | 第56-6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