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收入、支出论文--税收论文

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研究

内容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7页
1. 导论第17-33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7页
     ·选题意义第17-20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20-28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内涵的研究动态第20-23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机制缺失原因的研究动态第23-26页
     ·构建税收诚信机制的实践动态第26-28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及逻辑结构第28-33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逻辑结构第29-31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31-33页
2. 税收诚信机制的理论概述第33-50页
   ·税收诚信机制的内涵第33-39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的内涵第33-37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机制的内涵及构成第37-39页
   ·税收诚信机制的功能第39-42页
     ·对税收法律解释和补充的功能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加速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功能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引导、评价、调节主体行为的功能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促成正义的税收秩序,平衡主体间利益的功能第42页
   ·税收诚信主体及其诚信规范第42-50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纳税主体及关联人的界定及其诚信规范第43-45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征税主体及关联人的界定及其诚信规范第45-47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用税主体及关联人的界定及其诚信规范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税收中介及关联人的界定及诚信规范第48-50页
3. 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的现状及缺失原因再审视第50-65页
   ·税收诚信的现状令人堪忧第50-56页
     ·诚信纳税意识尚未建立第50-52页
     ·诚信征税理念缺乏和制度建设滞后第52-53页
     ·诚信用税理念的根本缺失与制度的不规范第53页
     ·中介诚信职能的缺位及自身诚信状况的滑坡第53-54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机制的运行实践亟需创新第54-56页
   ·税收诚信机制缺失原因的再审视第56-65页
     ·各税收诚信主体之间“责、权、利”分配失衡第56-59页
     ·制度供给的失当第59-63页
     ·体制转型的影响第63-65页
4. 税收诚信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第65-76页
   ·税收诚信机制构建的必要性第65-71页
     ·税收“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”的本质要求第65-66页
     ·以德治税和依法治税相契合的必然要求第66-68页
     ·社会资本理论在税收领域实现拓展的外在要求第68-71页
   ·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制约因素第71-76页
     ·税收环境的公平程度第72页
     ·税务评估制度的建设进度第72-73页
     ·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程度第73-74页
     ·产权制度的规范程度第74-75页
     ·制约构建纳税诚信机制的其他因素第75-76页
5. 国外税收诚信机制经验及借鉴第76-86页
   ·企业为主导的管理模式第76-79页
     ·模式简介第76页
     ·美国税收信用管理模式的特点第76-79页
   ·政府或中央银行为主导的管理模式第79-81页
     ·模式简介第79-80页
     ·税收信用管理模式的特点第80-81页
   ·特许经营的管理模式第81-83页
     ·模式简介第81页
     ·日本税收信用管理模式的特点第81-83页
   ·国外税收诚信机制借鉴第83-86页
     ·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第83-84页
     ·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第84页
     ·科学的税收诚信中介机构管理机制第84-85页
     ·税收宣传、教育的形式多样化第85-86页
6. 我国税收诚信机制的构建(上)第86-107页
   ·重构税收诚信主体间的责、权、利关系第86-93页
     ·纳税主体及关联人权利归位第86-88页
     ·税收中介及关联人的职能归位第88-89页
     ·新关系下税收诚信状况的优化分析第89-93页
   ·税收诚信机制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第93-96页
     ·政府介入税收诚信机制构建的必然性第93-94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机制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第94-96页
   ·财税政策制度的优化与税收诚信第96-107页
     ·税收制度优化与税收诚信第96-100页
     ·财政体制改革与税收诚信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·财政支出政策优化与税收诚信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税费改革与税收诚信第104-107页
7. 税收诚信机制的框架构建(下)第107-142页
   ·构建税收诚信机制的理论依托:激励与威慑理论第107-113页
     ·激励理论概述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·威慑理论概述第109-113页
   ·税收诚信机制的作用形式:正式、非正式制度第113-118页
     ·非正式制度概述第113-116页
     ·正式制度概述第116页
     ·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第116-118页
   ·税收诚信机制的实现路径第118-142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机制构建的指导思想及遵循的原则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的宣传、教育机制第119-123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的组织实现机制第123-134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的保障机制第134-139页
     ·税收诚信的循环运行机制第139-142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142-150页
后记第150-151页
致谢第151-152页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152页

论文共1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民币渐进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
下一篇:转型期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