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15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研究的逻辑架构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及数据来源 | 第12-13页 |
一、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二、研究资料及数据来源 | 第12-13页 |
第四节 论文的内容及框架 | 第13-14页 |
第五节 可能的贡献和存在的不足 | 第14-15页 |
一、本论文可能的贡献 | 第14页 |
二、本论文存在的不足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理论回顾和实践总结 | 第15-26页 |
第一节 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的理论回顾 | 第15-21页 |
一、国外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的理论研究 | 第15-17页 |
二、国内关于农村信用社最新的理论研究 | 第17-21页 |
第二节 关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实践总结 | 第21-25页 |
一、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趋势 | 第21-24页 |
二、国内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改革背景分析 | 第26-32页 |
第一节 黔西南州总体概况 | 第26页 |
第二节 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改革前的情况 | 第26-29页 |
一、改革前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回顾 | 第26-28页 |
二、改革前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、法人治理结构安排 | 第28-29页 |
三、改革前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总体经营状况 | 第29页 |
第三节 黔西州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整体思路 | 第29-32页 |
一、本轮农信社改革的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| 第29-30页 |
二、本轮农信社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 | 第30-31页 |
三、国家对农信社的扶持政策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具体实践 | 第32-39页 |
第一节 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理论依据 | 第32-33页 |
一、科斯定理:产权界定的重要性 | 第32-33页 |
二、科斯定理的政策含义 | 第33页 |
第二节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情况 | 第33-34页 |
第三节 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切入点 | 第34-37页 |
一、组织形式安排 | 第34-35页 |
二、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安排 | 第35页 |
三、新型管理模式的构建 | 第35-37页 |
四、支农服务功能的强化 | 第37页 |
第四节 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获资金支持情况 | 第37-38页 |
第五节 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实证分析 | 第39-56页 |
第一节 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| 第39-41页 |
第二节 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总体分析 | 第41-56页 |
一、改革对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
二、改革对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的影响 | 第44-52页 |
三、改革对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目标客户覆盖面的影响 | 第52-56页 |
第六章 评价与建议 | 第56-61页 |
第一节 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总体评价 | 第56-57页 |
第二节 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| 第57-58页 |
第三节 政策建议 | 第58-61页 |
一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| 第58-59页 |
二、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改革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后记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