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| 第10-29页 |
·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辅助元件 | 第11-13页 |
·内含子对转基因动物基因表达效率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·对抗“位置效应”的元件:绝缘子(isolator) | 第12页 |
·位点控制区(Locus Control Region,LCR) | 第12页 |
·核基质附着区(Matrix Attachment Regions,MARs) | 第12-13页 |
·外源基因整合拷贝数对其表达的影响 | 第13页 |
·目的基因 | 第13-15页 |
·基因转移技术 | 第15-18页 |
·显微注射法 | 第15页 |
·精子载体法 | 第15-16页 |
·胞内精子注射法(ICSI) | 第16页 |
·胚胎干细胞介导法 | 第16-17页 |
·逆(反)转录病毒介导法 | 第17页 |
·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| 第17-18页 |
·体细胞核移植介导法 | 第18页 |
·基于人工染色体的表达载体 | 第18-20页 |
·乳腺表达载体的检验方法 | 第20-23页 |
·乳腺细胞表达分析法 | 第20-22页 |
·动物乳腺暂态表达法 | 第22-23页 |
·转基因小鼠表达法 | 第23页 |
·体细胞基因打靶制备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| 第23-27页 |
·体细胞基因打靶的技术优势 | 第23-24页 |
·体细胞基因打靶的策略 | 第24-26页 |
·体细胞核移植现存的技术难点 | 第26-27页 |
·体细胞基因打靶是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必然趋势 | 第27页 |
·小结与展望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人胰岛素基因的克隆、序列分析 | 第29-4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8页 |
·材料 | 第30-32页 |
·方法 | 第32-38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38-42页 |
·H﹑HB﹑HC﹑HA﹑和HCA 的序列扩增结果 | 第38-39页 |
·序列分析结果 | 第39-41页 |
·重组质粒酶切鉴定结果 | 第41-42页 |
·讨论 | 第42页 |
·结论 | 第42-44页 |
第三章 西农萨能奶山羊Β-酪蛋白基因5′调控序列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| 第44-4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4-46页 |
·材料 | 第44-45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5-46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46-48页 |
·山羊基因组DNA 的完整性 | 第46页 |
·GC 的扩增结果 | 第46-47页 |
·重组质粒pGGC 的酶切鉴定结果 | 第47页 |
·序列分析结果 | 第47-48页 |
·讨论 | 第48页 |
·结论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人胰岛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EBH 的构建及其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| 第49-6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0-56页 |
·材料 | 第5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0-56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56-58页 |
·重组质粒pBH 酶切鉴定结果 | 第56页 |
·重组质粒pEBH 酶切鉴定结果 | 第56-57页 |
·抗性筛选结果 | 第57页 |
·转染后的乳腺上皮细胞GFP 的检测 | 第57-58页 |
·阳性细胞的PCR 鉴定 | 第58页 |
·讨论 | 第58-59页 |
·结论 | 第59-60页 |
总结 | 第60-61页 |
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