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意象在现代会所空间中的情景表达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绪论 | 第8-15页 |
| ·研究的缘起 | 第8-12页 |
| ·研究的背景 | 第8页 |
| ·研究的现状 | 第8-12页 |
| ·概念界定 | 第12页 |
| ·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3页 |
| ·研究的基本方法 | 第13页 |
| ·案例研究与分析归纳 | 第13页 |
| ·学科交叉研究 | 第13页 |
| ·研究框架与探新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13-14页 |
| ·本文的探新 | 第14-15页 |
| 第一章 会所的相关理论及现状综述 | 第15-28页 |
| ·会所的起源及发展 | 第15-17页 |
| ·俱乐部、沙龙 | 第15页 |
| ·会馆 | 第15-16页 |
| ·现代会所 | 第16-17页 |
| ·会所的类型 | 第17-18页 |
| ·依据使用性质划分 | 第17页 |
| ·依据开放程度划分 | 第17-18页 |
| ·依据准入方式划分 | 第18页 |
| ·会所的特征 | 第18-21页 |
| ·复合型的空间形式 | 第19页 |
| ·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| 第19页 |
| ·多元化的功能服务 | 第19-21页 |
| ·会所空间物质设计要素的构成 | 第21-26页 |
| ·空间组织 | 第21-22页 |
| ·采光照明 | 第22-23页 |
| ·材质选择 | 第23-24页 |
| ·色彩运用 | 第24-26页 |
| ·当下国内会所空间设计的不足 | 第26-27页 |
| ·空间语意的缺失 | 第26页 |
| ·设计意向的趋同 | 第26-2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二章 诗词意象的概念界定及其应用原理分析 | 第28-40页 |
| ·诗词意象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| 第28-34页 |
| ·意象的起源及发展 | 第28-29页 |
| ·常用诗词意象分类 | 第29-34页 |
| ·诗词文化在古典园林中的实践 | 第34-37页 |
| ·审美意识 | 第35-36页 |
| ·文化精神 | 第36-37页 |
| ·诗词意象的美学意蕴及其符号化应用 | 第37-39页 |
| ·意象之美 | 第38页 |
| ·意象的符号化本质及应用 | 第38-39页 |
| ·诗词意象的空间适应性分析 | 第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第三章 诗词意象在会所空间中的转译与物化研究 | 第40-48页 |
| ·会所的基本条件对意象符号应用的限定 | 第40-43页 |
| ·会所自身的主题形象 | 第40-41页 |
| ·会所原有的建筑空间形态 | 第41-42页 |
| ·会所周边的人文特色 | 第42-43页 |
| ·会所周边的地理环境 | 第43页 |
| ·诗词意象转译到会所空间中的意图 | 第43-45页 |
| ·会所空间意境的重塑 | 第43-44页 |
| ·会所成员的情感诉求 | 第44-45页 |
| ·从文学语言到会所空间语言的转译原则 | 第45-46页 |
| ·功能的适应性原则 | 第45页 |
| ·情感的易读性原则 | 第45页 |
| ·文化的渗透性原则 | 第45-46页 |
| ·诗词意象用于会所空间设计的物化方式 | 第46-47页 |
| ·物象符号的选取与提炼 | 第46页 |
| ·物象符号的组合与布景 | 第46-4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四章 蕴含诗词意象的会所空间情景表达手法 | 第48-63页 |
| ·诗词意象的组合模式对会所空间序列的优化 | 第48-49页 |
| ·曲径式的审美意趣 | 第48-49页 |
| ·蒙太奇式的剪接 | 第49页 |
| ·不同风格的诗词意象群对会所空间情感主题的塑造 | 第49-52页 |
| ·磅礴大气 | 第50页 |
| ·闲适田园 | 第50-51页 |
| ·清丽婉约 | 第51-52页 |
| ·幽清苍凉 | 第52页 |
| ·诗词意象符号在会所空间中的传情手法 | 第52-55页 |
| ·直接体现 | 第52-53页 |
| ·间接暗示 | 第53-54页 |
| ·综合方式 | 第54-55页 |
| ·诗词中色彩意象对会所空间氛围的渲染 | 第55-59页 |
| ·含蓄性的色彩构成 | 第55-57页 |
| ·张扬性的色彩构成 | 第57-59页 |
| ·会所空间中光影的营造与材质处理 | 第59-62页 |
| ·光影的营造 | 第59-60页 |
| ·材质的处理 | 第60-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结语 | 第63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