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论文--软件工程论文

垃圾短信治理及核心拦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一章 垃圾短信概况第10-16页
   ·短信第10-11页
   ·垃圾短信概念第11-16页
     ·垃圾短信的定义第11页
     ·垃圾短信的表现形式第11-14页
     ·垃圾短信的来源渠道分类第14页
     ·中国移动垃圾短信分类第14-16页
第二章 垃圾短信成因及治理方针第16-26页
   ·垃圾短信的形成原因第16-18页
   ·治理垃圾短信问题的方针第18-20页
   ·中国移动垃圾治理措施第20-26页
     ·垃圾信息治理事前环节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垃圾信息治理事中环节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垃圾信息治理事后环节第23-26页
第三章 垃圾短信监控平台实现第26-66页
   ·垃圾短信监控范围第26页
   ·垃圾短信监控平台建设思路第26-27页
   ·网络结构第27-30页
     ·垃圾短信监控平台在网络中的位置第27页
     ·各网元的功能描述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各接口的功能描述第28-30页
   ·控制模式第30-33页
     ·HLR控制模式第31-32页
     ·SMSC控制模式第32-33页
   ·业务流程第33-39页
     ·网内点对点短信第33-34页
     ·集团客户短信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异网互联用户短信第35-37页
     ·SP短信第37-38页
     ·自有业务短信第38-39页
   ·软件平台建设方案第39-44页
     ·垃圾短信系统内部架构及其功能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垃圾短信监控系统实现原理第40页
     ·垃圾短信监控平台基本功能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网内点对点短信功能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梦网SP和集团客户垃圾短信监控方案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互联互通垃圾短信监控方案第43-44页
   ·硬件平台建设方案第44-48页
     ·硬件设备配置第44-47页
     ·硬件设备配置方案第47页
     ·系统组网结构第47-48页
   ·垃圾短信监控平台接口设计第48-53页
     ·监控平台和SMSC之间的接口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监控平台和BOSS系统之间的接口第49-53页
   ·系统上线调优第53-66页
     ·影响垃圾短信拦截效率因素第53页
     ·因素确认分析过程第53-61页
     ·改进措施第61-65页
     ·运维的意义第65-66页
第四章 结束语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68页
主要符号表第68-69页
致谢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XML检索技术研究与应用
下一篇:MMS信息DIY平台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