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30页 |
·Blakeslea trispora代谢途径 | 第13-14页 |
·类胡萝卜素的理化性质 | 第14-16页 |
·类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 | 第16-17页 |
·辅酶Q的理化性质与生理功能 | 第17-18页 |
·Blakeslea trispora发酵水平的研究 | 第18-22页 |
·发酵培养条件 | 第18-19页 |
·类胡萝卜素合成促进剂 | 第19-20页 |
·番茄红素环化酶阻断剂 | 第20-22页 |
·Blakeslea trispora关键基因及其代谢调控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·荧光定量PCR技术 | 第23-24页 |
·蛋白质组分析技术 | 第24-28页 |
·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·蛋白质鉴定 | 第25页 |
·翻译后修饰 | 第25-26页 |
·蛋白质功能确定 | 第26页 |
·分子医学 | 第26页 |
·蛋白质组研究中的样品制备 | 第26-27页 |
·蛋白质组研究中的蛋白质的分离、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 | 第28页 |
·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8-30页 |
第二章 酮康唑对Blakeslea trispora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 | 第30-40页 |
·酮康唑的介绍 | 第30-32页 |
·酮康唑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| 第30页 |
·酮康唑的作用机理与应用 | 第30-32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5页 |
·菌种 | 第32页 |
·培养基 | 第32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2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3-35页 |
·培养条件 | 第33页 |
·菌体干重的测定 | 第33页 |
·β-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| 第33-34页 |
·麦角固醇的提取与检测 | 第34-35页 |
·辅酶Q_9的提取与测定 | 第3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5-38页 |
·酮康唑的添加浓度对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最适浓度酮康唑的添加对菌体合成麦角固醇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最适浓度酮康唑的添加对菌体合成β-胡萝卜素和辅酶Q9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酮康唑对Blakeslea trispora关键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| 第40-52页 |
·实验背景介绍 | 第40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5页 |
·菌种 | 第40页 |
·培养基 | 第40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40-41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4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1-45页 |
·菌种培养条件 | 第41页 |
·RNA提取所需试剂与材料 | 第41-42页 |
·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| 第42-43页 |
·总RNA的反转录 | 第43页 |
·tef1基因转录水平测定 | 第43-44页 |
·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 | 第44页 |
·荧光定量PCR | 第44-4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5-50页 |
·总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| 第45-46页 |
·选择tef1作为内参基因的有效性 | 第46-48页 |
·酮康唑的添加浓度对hmgR和carRA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最适浓度酮康唑的添加对hmgR和carRA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用于二维电泳的Blakeslea trispora总蛋白制备方法研究 | 第52-68页 |
·实验背景介绍 | 第52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52-61页 |
·菌种 | 第52页 |
·培养基 | 第52-53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53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5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3-61页 |
·菌种培养条件 | 第53页 |
·样品的制备 | 第53页 |
·蛋白定量 | 第53-55页 |
·双向电泳 | 第55-60页 |
·银染 | 第60-6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1-67页 |
·用于双向电泳的总蛋白制备方法的建立 | 第61-64页 |
·不同细胞破碎方法对蛋白提取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·不同提取液对蛋白提取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·双向电泳优化条件 | 第64-67页 |
·不同IPG胶条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·不同上样缓冲液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1页 |
·结论 | 第68-70页 |
·建议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8页 |
附录一 实验药品 | 第78-80页 |
附录二 实验主要设备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| 第83-84页 |
作者与指导教师简介 | 第84-85页 |
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| 第85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