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绪论(禽流感疫苗的研究背景与进展) | 第12-26页 |
·流感病毒概述 | 第12页 |
·流感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| 第12-13页 |
·流感病毒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| 第13-16页 |
·血凝素(Hemagglutinin,HA) | 第13页 |
·神经氨酸酶(neuraminidase,NA) | 第13-14页 |
·基质蛋白(Matrix proteins, M) | 第14页 |
·核蛋白(Nucleoprotein, NP) | 第14-15页 |
·聚合酶(Polymerase) | 第15页 |
·非结构蛋白(Nonstructural proteins, NS) | 第15-16页 |
·流感病毒的复制 | 第16-17页 |
·吸附 | 第16页 |
·膜融合和脱壳 | 第16页 |
·病毒RNA的复制和转录 | 第16页 |
·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| 第16-17页 |
·流感病毒包装信号 | 第17页 |
·流感的发生与危害 | 第17-20页 |
·流感病毒流行历史 | 第17-18页 |
·禽流感的发生与危害 | 第18-19页 |
·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 | 第19-20页 |
·流感疫苗 | 第20页 |
·流感疫苗现状 | 第20页 |
·流感疫苗株 | 第20-21页 |
·反向遗传学 | 第21-24页 |
·反向遗传学概述 | 第21页 |
·流感病毒拯救系统 | 第21-23页 |
·流感病毒载体 | 第23-24页 |
·病毒包装机制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6-4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6-28页 |
·质粒和载体 | 第26页 |
·细胞 | 第26页 |
·流感病毒 | 第26页 |
·鸡胚 | 第26-27页 |
·试剂 | 第27页 |
·仪器 | 第27-28页 |
·分析软件 | 第2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8-41页 |
·重组质粒pPOLPR8 (21)VNNA(39)的构建 | 第28-30页 |
·PCR扩增 | 第28-29页 |
·凝胶回收 | 第29-30页 |
·酶切反应 | 第30页 |
·连接 | 第30页 |
·转化 | 第30页 |
·质粒鉴定 | 第30页 |
·病毒拯救 | 第30-32页 |
·质粒中提 | 第30-31页 |
·细胞共培养 | 第31页 |
·293T+MDCK细胞铺板(六孔板) | 第31页 |
·12 质粒共转染(35mm皿) | 第31-32页 |
·血凝实验 | 第32页 |
·病毒鉴定 | 第32-34页 |
·RNA提取 | 第32-33页 |
·RT-PCR | 第33-34页 |
·T-A克隆 | 第34页 |
·病毒胚胎半数感染量(EID50)测定 | 第34-35页 |
·病毒浓缩纯化 | 第35页 |
·病毒接种 | 第35页 |
·病毒浓缩和纯化 | 第35页 |
·病毒基因组RNA电泳 | 第35-36页 |
·3%凝胶配制 | 第35页 |
·样品处理 | 第35页 |
·电泳 | 第35-36页 |
·染色 | 第36页 |
·定量PCR测定病毒基因组中NA包装效率 | 第36-38页 |
·病毒接种 | 第36页 |
·病毒RNA提取 | 第36页 |
·反转 | 第36-37页 |
·荧光定量PCR | 第37-38页 |
·病毒生长曲线 | 第38-39页 |
·病毒接种 | 第38页 |
·感染MDCK细胞 | 第38-39页 |
·抗体显色 | 第39页 |
·PAGE电泳 | 第39-41页 |
·凝胶配制 | 第39-40页 |
·样品处理 | 第40页 |
·染色和脱色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实验结果 | 第41-48页 |
·重组质粒pPOLIPR8 (21)VNNA(39)的构建 | 第41页 |
·病毒的拯救及鉴定 | 第41-42页 |
·病毒基因组RNA凝胶电泳 | 第42页 |
·荧光定量PCR | 第42-44页 |
·引物效率测定 | 第42-44页 |
·病毒基因组包装效率 | 第44页 |
·病毒血凝价结果 | 第44页 |
·病毒滴定结果 | 第44-45页 |
·病毒在鸡胚中复制生长曲线的测定 | 第45-46页 |
·噬斑形成 | 第46页 |
·HA蛋白含量的测定 | 第46-48页 |
第五章 实验讨论 | 第48-51页 |
·实验讨论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结论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9页 |
附录 | 第59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