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--工程地质学论文--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--地面沉降论文

阜阳市承压水流系统模拟与地面沉降预测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7页
致谢第7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23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地面沉降概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4-15页
     ·问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页
   ·地面沉降模型研究现状第15-21页
     ·确定性模型第16-20页
     ·随机统计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21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21-23页
第二章 研究区域概况第23-39页
   ·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自然地理第23页
     ·气象、水文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社会经济第24页
   ·区域地质条件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地形地貌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地层岩性第25页
     ·地质构造第25-26页
   ·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第26-30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贮存条件与分布规律第26页
     ·水文地质分层及其特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动态特征第27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开采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8-30页
   ·区域地面沉降第30-39页
     ·地面沉降概况第30-31页
     ·阜阳地面沉降的特点第31-33页
     ·阜阳地面沉降形成机制第33-36页
     ·阜阳地面沉降的危害第36-39页
第三章 地面沉降流固耦合理论第39-52页
   ·发展概况第39页
   ·多孔介质的渗流第39-41页
     ·渗流问题的研究历史第40页
     ·渗流基本微分方程第40页
     ·多孔介质的渗流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·土体固结理论第41-46页
     ·固结理论的发展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经典Terzaghi 固结理论第42-45页
     ·土体固结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·流固耦合模型的意义第46页
   ·建立流固耦合模型第46-52页
     ·流固耦合模型建立的依据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流固耦合模型的算法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流固耦合模型的特点第49-52页
第四章 阜阳地面沉降数值模拟第52-68页
   ·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第52-56页
     ·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数学模型第53页
     ·时间空间离散第53-54页
     ·井点的分布与概化第54-55页
     ·边界条件第55-56页
   ·模型识别第56-59页
     ·水位模拟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参数识别第57-59页
   ·沉降计算第59-63页
     ·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选择第59页
     ·沉降量的计算第59-63页
   ·模型计算值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·中心沉降量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区域地面沉降量分析第64页
   ·模型预测第64-65页
   ·地面沉降防治措施第65-68页
     ·地面沉降的防治对策第65-66页
     ·地面沉降灾害的治理第66-68页
第五章 结论与建议第68-69页
   ·结论第68页
   ·建议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-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整体橱柜模块化设计研究
下一篇:新型粘结剂铁基粉末温压成形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