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上篇 文献综述 | 第9-37页 |
| 1 关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起源 | 第9页 |
| 2 病原学 | 第9-17页 |
| ·基因多样性 | 第10页 |
| ·流行病学 | 第10-15页 |
| ·致病机理 | 第15-17页 |
| 3 临床症状 | 第17-20页 |
| ·流行性传播 | 第18-20页 |
| 4 病理变化 | 第20-22页 |
| ·新生仔猪病变 | 第20-21页 |
| ·胎儿病变 | 第21-22页 |
| 5 免疫 | 第22-25页 |
| ·体液免疫反应 | 第22-23页 |
| ·细胞免疫反应 | 第23-24页 |
| ·保护性免疫反应 | 第24页 |
| ·交叉保护 | 第24-25页 |
| ·母体免疫 | 第25页 |
| 6 诊断 | 第25-30页 |
| ·病理评价 | 第25-26页 |
| ·实验室确诊 | 第26页 |
| ·病毒分离(Ⅵ) | 第26-27页 |
| ·病毒抗原的检测 | 第27页 |
| ·病毒核酸的检测 | 第27-28页 |
| ·测序 | 第28页 |
| ·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| 第28-29页 |
| ·血清学 | 第29-30页 |
| ·诊断分析技术在猪群监控中的应用 | 第30页 |
| 7 预防与控制 | 第30-35页 |
| ·预防 | 第30-31页 |
| ·控制 | 第31-32页 |
| ·种猪群的控制 | 第32页 |
| ·断奶猪只的管理 | 第32-33页 |
| ·根除 | 第33-34页 |
| ·疫苗 | 第34-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| 下篇 研究报告 | 第37-59页 |
| 第二章 规模化猪场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清抗体监测与临床发病情况观察 | 第37-45页 |
| 1 材料和方法 | 第37-39页 |
| ·试验时间和猪场 | 第37页 |
| ·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免疫程序 | 第37-38页 |
| ·ELISA方法 | 第38页 |
| 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8页 |
| ·检测试剂和方法 | 第38-39页 |
| 2 结果 | 第39-40页 |
| ·免疫仔猪抗体监测结果 | 第39页 |
| ·正常猪只与发病猪只的采食量比较 | 第39-40页 |
| 3 讨论 | 第40-41页 |
| ·曲线变化有规律可遵循 | 第40页 |
| ·抗体变化与临床症状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| 第40-41页 |
| ·抗体变化与平均采食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| 第41页 |
| 4 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| 第三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免疫与综合防控措施实施效果观察 | 第45-59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8页 |
| ·实验动物 | 第45页 |
| ·疫苗 | 第45页 |
| 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45-46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46页 |
| ·检测试剂和方法 | 第46-47页 |
| ·综合防控技术 | 第47-48页 |
| 2 结果 | 第48-50页 |
| ·不同日龄仔猪PRRSV免疫抗体检测 | 第48-49页 |
| ·不同日龄仔猪PRRSV免疫后生长性能比较 | 第49-50页 |
| ·综合防控技术实施效果 | 第50页 |
| 3 讨论 | 第50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| 全文总结 | 第59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