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现代刑事政策对刑事司法裁判权的影响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前言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现代刑事政策的兴起 | 第8-17页 |
一、刑事政策概念种种 | 第8-11页 |
(一) 国外的刑事政策概念 | 第8-9页 |
(二) 我国传统的刑事政策概念 | 第9-10页 |
(三) 现代刑事政策理念在我国的确立 | 第10-11页 |
二、本文所采概念及其特点 | 第11-13页 |
三、现代刑事政策在中国存在的根基 | 第13-17页 |
(一) 刑事政策的根基——市民社会的发达 | 第13-14页 |
(二) 市民社会的概念与特征 | 第14页 |
(三) 中国市民社会发端 | 第14-15页 |
(四) 现代化与全球一体化之下的无奈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对刑事司法裁判权的全面分析 | 第17-23页 |
一、刑事司法裁判权的内涵和特点 | 第17-18页 |
二、刑事司法裁判权的积极意义 | 第18页 |
三、刑事司法裁判权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 | 第18-23页 |
(一) 可能导致犯罪人被害化 | 第18-20页 |
(二) 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相对欠缺 | 第20-21页 |
(三) 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资源的浪费、效率的缺失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刑事政策对刑事司法裁判权的影响 | 第23-35页 |
一、从刑事司法裁判权到刑事政策 | 第23页 |
二、刑事政策对刑事司法裁判权的弱化 | 第23-29页 |
(一) 犯罪范围的扩展 | 第23-25页 |
(二) 适用手段的可选择性 | 第25-27页 |
(三) 处理方式的多样化 | 第27-28页 |
(四) 反对刑事司法裁判权的适用 | 第28-29页 |
三、刑事政策对刑事司法裁判权的分离 | 第29-35页 |
(一) 权力支撑的理论探讨 | 第29-30页 |
(二) 权力主体的具体操作 | 第30-35页 |
结语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