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| 第11-21页 |
一、祖国医学对痛风的研究 | 第11-17页 |
1. 中医对病名的认识 | 第11页 |
2.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| 第11-13页 |
3. 中医治则治法研究 | 第13-14页 |
4. 中医外治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二、现代痛风研究概况 | 第17-21页 |
1. 概念 | 第17页 |
2. 流行病学特点 | 第17-18页 |
3. 发病机制 | 第18-19页 |
4. 现代治疗进展 | 第19-21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21-28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二、研究对象 | 第21-23页 |
1. 病例来源 | 第21页 |
2. 病例选择 | 第21-23页 |
三、研究方案 | 第23-28页 |
1. 方案设计 | 第23页 |
2. 治疗方法 | 第23页 |
3. 观察时点 | 第23-24页 |
4. 观察指标 | 第24页 |
5. 疗效判定标准 | 第24-25页 |
6. 统计学分析 | 第25页 |
7. 结果分析 | 第25-28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28-32页 |
一、风灵凝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痰浊阻络证的疗效性 | 第28页 |
二、风灵凝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痰浊阻络证的安全性 | 第28-29页 |
三、风灵凝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痰浊阻络证的机理 | 第29-30页 |
1. 湿热痰浊阻络证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最常见证型 | 第29页 |
2. 秋水仙碱对痛风的治疗作用 | 第29页 |
3. 风灵凝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痰浊阻络证的作用机制 | 第29-30页 |
四、结论 | 第30页 |
五、展望与局限 | 第30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5页 |
附录 | 第35-3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36-37页 |
致谢 | 第37页 |